五毒是什么?五毒指的是哪五毒?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五毒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五毒指的是哪五毒?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五毒是什么?五毒指的是哪五毒?

五毒日指端午节,古时端午也被称为“五毒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驱赶毒虫。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

夏天一开始,这五种动物就经常见到,让人烦不胜烦,人们也戏称五月是赶走有害动物的月份。

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癞蛤蟆和壁虎了,小时候院子里都是癞蛤蟆,晚上睡觉墙上都是壁虎,有时候壁虎从墙上掉下来,会掉到头上,真的是童年阴影。大人们为了在五毒日驱赶它们,也是使出了浑身力气。

古代办法:

驱五毒的方法,以门前插艾草最为常见,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载:“带露采艾,插门户及床帐,辟毒虫。”艾草又名艾蒿,是一种香草,人们注意到其药用价值,便在端午这天采来插在门上,还有的更为精细,用艾草扎成人形,还有的扎成虎形,名曰“艾虎”。

也有的地区将艾草晾干点燃,在屋里用烟熏遍墙角旮旯,再撒一遍石灰粉,也可以将毒虫消灭。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的合称。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原本五毒中并无“五毒之首”的说法,有这种说法的均为后人所添加。

有关“五毒”的民间习俗: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

《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五毒耳枕,青蛙来保佑老人孩童安康,并把它作为礼品赠送亲友,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以表示吉祥、和善、友爱。辟邪,保平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毒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4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