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荷兰的著名景点)

大家好,关于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荷兰的著名景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荷兰的著名景点)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2002年,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曼兄弟一样的危机牺牲品,或者说它就如同一锅金融危机煮出来的"夹生饭",半生不熟,谁也难以将其当猎物吞下去。只是最终庞大的外债将会压在30万人的小身板上,以透支冰岛的国家信用和几代冰岛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慢慢偿还。听起来结论多少有点让人颓丧,竟然没有谁为一个国家如此深重的灾难承担责任。为了回避国家主权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主权政府破产"的概念,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能偿还其应偿付的债务时,用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偿还其外债,不足的部分不予偿还,政府宣布解散,由其人民推举组成新一届政府,原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不得再在政府中任职,债权人亦不得再向新政府要求偿付原未得到清偿的债务--听起来也算是一种"破产",但更像是专为债务国逃避外债而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缺乏对债权人的诚信意识。

国家如果破产,政府负债太多,无法偿还,所有的国民都会背上债务,直到有人接手,或者还清为止。最后全体国民都将活在对内和对外的债务中,本国的经济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借贷国如果通过此途径来控制破产国家,那么其国家将会变成附属国或者傀儡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失去独立的性质,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国家破产发展趋势我们相信,从2010年春开始,全球系统性危机或许会进入新的阶段,那就是,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共财政将变得难以管理。庞大的预算赤字庞大的规模又抑制了未来政府做出任何重大的支出。公共赤字就仿佛枷锁一般,2009年政府情愿将其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但如果它无法使金融体系弥补他们的过错,而政府仍然笃信那些银行所说的"拯救银行就是拯救整个经济",那公共赤字将严重影响所有的公共支出,尤其会影响富裕国家的整个社保体系,使中产阶级和退休人士变得贫穷,使社会底层最贫苦的人们流离失所。同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其他机构(区、省、州)面临破产的背景下,将产生提高利率的迫切需要,以及用货币购买黄金(1211.90,0.00,0.00%)的双重矛盾(提高利率是收回货币,买入黄金是抛出货币)。因没有别的选择来取代疲软的美元,同时为了给国债,尤其是美国的国债正在损失的价值找替代品,所有的央行都将悄然地把他们部分的储备转换成黄金,且不会作出正式的公告。从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会出现的趋势之一。而越来越多的评级机构报告对美国和英国的债务感到忧虑,对于爱尔兰严重赤字提出警告,还建议欧元区努力解决公共赤字问题,各国越来越没有能力管理他们的债务也成为了报纸的新闻头条。然而并非所有信息的价值都相同,中国有句话:当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时,愚者却朝着智者的手指望去。有些信息只是"手指"上的复杂工作,但另一些却真正地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希腊债务危机的问题,就是"手指"上的复杂工作。希腊的债务问题,让我们联想到我们曾在2009年3月报告中提到的内容。当时公众都认为,东欧将会引领欧洲银行体系和欧元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那时我们阐述,东欧这条新闻的根据并不可靠,而只是华尔街试图在制造一种观点--欧盟将要分裂,进而慢慢向社会灌输"欧元区的风险越来越大"的想法,他们一直在发表一些东欧银行体系处于危险的夸大新闻,并通过与美国和英国"肆意"实行的各种救市举措的对比,来凸显出欧元区"胆小鬼"的形象。目的之一是将国际关注的焦点从美国和英国不断增加的财政问题中转移,进而可以在G20会议上削弱欧盟的作用。以这个趋势来看,随着未来的经济危机越发严重,会有更多的国家陷入国家破产中。

国家破产的隐忧本世纪新10年伊始,最坏的消息莫过于主权信用濒临危机。继2009年11月迪拜世界宣布暂缓偿还债务以来,危机大幕已然拉开。但迪拜不是主权信用危机的孤本,随之而来的还有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国,主权信用的"降级"成为显而易见的风向标。理由很简单,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债台高筑。以希腊为例,2010年其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为12.7%,政府负债占GDP比重123%,远高于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设定的3%和60%的上限,成为欧元区负债比的"双料冠军",所有数据都显示该所已处崩溃边缘。有关主权信用危机的最新版本出现在冰岛。1月5日,由于冰岛人不愿为银行的烂摊子埋单,近25%的国民向总统请愿。总统格里姆森宣布:将针对国会去年底通过的法案进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赔偿英国与荷兰政府55亿美元。主权信用危机的频发揭示了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金融震荡仍将持续,经济危机并未如愿终结。主权信用危机也可通俗地称为"国家破产"。它已为全球经济复苏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就如同个人和机构破产一样,国家破产的简单定义就是主权国家宣布丧失偿付能力。根据IMF统计:过去200年来,大约有90个国家曾出现"赖账"。与2002年阿根廷拒绝支付国际债务的背景不同的是,如今密集出现的主权信用危机大多源于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以及创纪录的债券发行。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政府债务净发行额只有2500亿美元。而仅在今年,英国的发行额就将比这多出三分之一,欧元区发行额几乎是它的6倍。经济学家罗格夫和莱因哈特在前年的研究报告中已经指出:只要政府债务总额与GDP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下,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联。一旦债务负担超过上述水平时,平均经济增幅最多下降2%。根据IMF的最新预测,只要再过一年,美国债务比例就会突破90%,两年后,英国也将突破这一警戒线。中国应警惕自身陷入国家破产由于近年来连续发放贷款,全民总负债已经高于全民总资产。此外,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如果有一天美元无限度的贬值,中国的资产将大幅度的缩水。长此以往,中国的财政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中国也面临着国家破产的威胁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和荷兰的著名景点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4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