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熟的菠萝蜜能吃吗?鉴别菠萝蜜成熟度的方法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八成熟的菠萝蜜能吃吗的问题,以及和鉴别菠萝蜜成熟度的方法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八成熟的菠萝蜜能吃吗?鉴别菠萝蜜成熟度的方法

为了方便水果在运输过程中不损坏,便于存放,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所以大部分水果都会在把八分熟的时候,果农就进行采摘售卖了。

面对菠萝蜜这一类相对比较难自然熟的水果,可使用天然的催熟剂“乙烯”进行催熟,安全可靠,不像其他的化学剂对人体产生具大的伤害。

天然的催熟剂就是乙烯,一种气体。那么哪些水果会产生这种气体呢?桃子、芒果、苹果和香蕉,因其高效率的呼吸作用产生天然乙烯。所以可购买这类水果,我个人是强烈建议使用苹果,因为他不宜在催熟其他水果的同时变烂。

将菠萝和4个苹果用纸箱密封在一起一天一夜,苹果产生的乙烯就会催熟菠萝蜜。同时还会产生水分,所以这个时间不要太长了,最好经常按压一下,如果菠萝蜜变软了,可以将苹果取出来。

这时候是不是问到清香的菠萝蜜的味道呢,这绝对是小编的亲身体验。简单、方便还安全。

菠萝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等作用。但菠萝也含有苷类、菠萝蛋白酶以及5-羟色胺等物质,对皮肤、口腔黏膜都有刺激。而且有人天生对菠萝就过敏,在食用菠萝15~60分钟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和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立刻停止食用菠萝,并进行对症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者(表现为血压下降、大汗淋漓、手脚冰冷、口唇变紫、呼吸急速、脉搏细弱等),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怎样挑选菠萝1.“望”看外观颜色,通体金黄色的要比果身泛绿的熟得透,味道也会甜一些。2.“闻”有浓郁菠萝香味的说明菠萝品质很好。3.“切”也就是用手按压菠萝果身,有明显的充实感,说明这个菠萝果肉比较饱满。另外,要找那些矮并且体粗的菠萝,因为这些“矮胖子”果肉结实并且肉多,比瘦长的好吃;然后就是看大小,大的比小的好吃,因为大个的熟得比较透,也可以说“发育好”,而且味道比较甜;最后就是看菠萝叶子的长短,很多人挑菠萝只是注意看菠萝本身了,而忽略叶子。其实从叶子就能判断菠萝的产地,海南的菠萝叶子长,广西的叶子短,如果都是成熟的菠萝,海南的比较好吃。

菠萝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应季水果。饭后吃菠萝有助于消化。但是,由于菠萝中含有以下三种物质,如果吃菠萝时不对其进行处理,会使人感到不适,甚至会给人体带来损害:1.甙类。甙类是一种有机物,对人的皮肤、口腔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当人们吃了未经处理的生菠萝后,口腔会觉得发痒,这是受了甙类物质的影响。2.5-羟色胺。5-羟色胺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的作用。每100克菠萝汁中含有2.5~3.5毫克的5-羟色胺。人们食用了过量的5-羟色胺后会出现头痛等症状。3.菠萝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水解酶,可被胃液分解破坏。菠萝蛋白酶经提炼后具有很强的分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的作用。这种酶会使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即“菠萝过敏反应”。此类患者在吃过菠萝的15~60分钟后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荨麻疹、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及休克等危险症状。那么,人们在吃菠萝时如何处理上述这三种不利于身体的成分呢?专家告诉我们:可将菠萝去皮后切成大小适当的片或块,然后放在开水里煮一下。这是因为菠萝蛋白酶在45~50摄氏度的水温作用下会发生变性,在100摄氏度的水温作用下,会有90%以上受到破坏。同时,5-羟色胺可溶于水中,而甙类在热水中也可被破坏消除。菠萝经过煮沸后其口味也会得到改善。如果想保持菠萝的生鲜口味,可以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淡盐水(盐水的咸度可与一般烧菜时的咸度相当)里浸泡30分钟,然后再用凉开水浸洗一下去掉菠萝中的咸味。将菠萝进行这样的处理以后再吃,就可以消除菠萝对人体的副作用。 更多怀孕知识可以进入下边的参考资料链接了解获取。

木瓜菠萝除腰背痛取木瓜肉、菠萝肉各50克,粳米100克。粳米加水先熬粥,粥快熟的时候,加入木瓜肉、菠萝肉,再煮片刻即可。此为1日量,分早晚2次食用。需要注意,菠萝肉在熬煮之前,先用盐水浸泡半个小时,以免引起过敏。 专家指出,菠萝是菠萝蛋白酶的唯一食物来源,这种酶能促进抗炎,进而缓解头痛、关节疼痛、锻炼后肌肉疼痛等各种疼痛症状。另据报道,菠萝蛋白酶还可以溶解血栓,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死亡率。 更多怀孕知识可以进入下边的参考资料链接了解获取。

文章分享结束,八成熟的菠萝蜜能吃吗和鉴别菠萝蜜成熟度的方法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6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