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出来活动 用什么可以把蜈蚣引出来

大家好,关于蜈蚣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出来活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用什么可以把蜈蚣引出来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蜈蚣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出来活动 用什么可以把蜈蚣引出来

本文目录

  1. 蜈蚣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 蜈蚣的生活习性
  3. 蜈蚣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可以生长
  4. 蜈蚣是在什么环境中生长的
  5. 蜈蚣生活在什么环境
  6. 蜈蚣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出来活动 蜈蚣喜欢在什么地方活动

一、蜈蚣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蜈蚣是节肢动物。身体又扁又长,大约有12厘米左右,金黄色的头上长了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单眼,嘴是由一对大颚和一对小颚组成。身体由21节组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一对足,第一对称“颚足”,足上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后一对向后延伸像是尾。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出。我国各地常见的是少棘蜈蚣。蜈蚣在中医学上有重要的医药价值,现在正进行人工养殖和研究。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二、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在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

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否则易被蚂蚁等咬死咬伤。

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给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蜈蚣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可以生长

蜈蚣害怕太阳,蹲伏在夜晚,喜欢生活在一个黑暗,温暖,避雨和通风的地方,喜欢住在丘陵地区和沙地,在白天,潜伏在砖块和石头之间,墙壁脚下,以及成堆的树叶,杂草和腐烂的黑暗角落里,晚上出来寻找绿蚯蚓,蜘蛛和蟋蟀。

一般来说,当十月的天气转冷时,喜欢钻入背风阳光明媚的山坡的泥土中,潜伏在离地面约12厘米深的土壤中,经过一夜的恐怖(三月初),以及天气变暖了,它开始以食物为食。

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强,被蛰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

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只有15对步足和1对颚足;“石蜈蚣”也只有15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对、45对,最多的达到750对。

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池等方式,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径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将外边的土拍实。缸内中间用砖或土坯垒起来,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坯与缸壁间留有一定空隙。

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只左右。

四、蜈蚣是在什么环境中生长的

蜈蚣的主要栖息地点是在草丛,蜈蚣是群居动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家里进蜈蚣较大可能是户外的蜈蚣误入,但是如果你家里潮湿阴暗也不排除有一群蜈蚣的可能。

蜈蚣扁长节肢食肉动物,每一节皆有脚一对。源起希留利亚纪(志留纪),至今仍有两千八百种存活。和节肢动物一样,以多节肢生物闻名。蜈蚣为节肢动物。喜栖于潮湿阴暗的地方。人工饲养多模拟自然环境,让其栖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芜阴湿的茅草地上。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主产湖北荆州、宜昌、孝感、郧阳等地市及老河口、襄阳、荆门、枣阳等市的部分县,全省年收购量占全国 80%以上,产品销全国并出口;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购,多为自产自销。70年代浙江开始人工试养,但因病害,天敌,食料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进展缓慢,还不能提供商品。靠捕捉野生蜈蚣药用,供应偏紧。

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 9~17厘米,宽 0.5~1厘米。全体由 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 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 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 1对,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

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质量以身干、虫体条长完整、头红身绿者为佳。蜈蚣为常用药材,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五、蜈蚣生活在什么环境

1、蜈蚣既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也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2、蜈蚣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在自然界中,蜈蚣可以生活在森林、草原、沙漠和海滩等地。它们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常常出现在沼泽地和湿地中。蜈蚣也能适应干燥的环境,如沙漠和山地。蜈蚣还可以生活在人类建造的环境中,如花园、公园和室内等地。它们也会出现在垃圾堆、车库和地下室等潮湿的地方。

3、蜈蚣是一种适应力强的动物,它们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它们通常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在寒冷的地方生存较困难。

4、蜈蚣并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的危害。但是,它们可能会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出没,给人们带来不便。蜈蚣也可能会在家中出没,造成清洁难度和卫生问题。如果蜈蚣感染了病毒或细菌,它们可能会在人类的食物或饮用水中传播疾病。此外,蜈蚣还可能会吃掉花园里的植物,对花园的美观造成破坏。

5、总的来说,虽然蜈蚣并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的危害,但是它们可能会在人类居住的地方出现,给人们带来不便。因此,最好能够控制蜈蚣的数量,以免它们对人类造成麻烦。

六、蜈蚣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出来活动 蜈蚣喜欢在什么地方活动

1、蜈蚣生性畏日光及明水,昼伏夜出,喜在阴暗、潮湿、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

2、白天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间隙,也常在厨房角边等阴暗角落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尤其喜栖息在腐殖质多、易滋生昆虫的垃圾堆中。

3、也有的种类喜欢群居在水边的石头缝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4、惊蛰之后,气温转暖,冬眠的蜈蚣开始苏醒,出土活动,此时一般喜欢栖居于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

5、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蜈蚣就逐渐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过炎热的白昼,此时期的蜈蚣常躲伏在废弃的沟壕、荒芜的坟包或田坎、路旁的缝隙中。

6、到了晚秋季节,蜈蚣多栖居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下或树缘与树根附近比较温暖的地方。

7、秋末冬初,蜈蚣结伴栖息于背风向阳的山脚下或树洞、树根间隙等比较温暖的地方,钻入泥土,潜伏于离地面10-13厘米的土中越冬。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8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