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 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和作用

大家好,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和作用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和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和作用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 1211灭火器具有什么毒性和作用

本文目录

  1. 1211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
  2. 1211灭火器是什么灭火法
  3. 1211灭火器会冻伤吗
  4. 1211灭火器的原理
  5. 1211灭火器优缺点
  6. 哈龙1211灭火器产生是啥有害物质
  7. 1211灭火器属于什么类型

一、1211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

1、利用氮气的难燃性,把低沸点的氮气压缩到一定压力,灌装入耐压的钢瓶内。使用时,利用筒内氮气压力将火扑灭。

2、1211灭火器具有灭火效率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久储不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但因为对臭氧层具有破坏性,所以,目前我国已停止生产和使用。

二、1211灭火器是什么灭火法

1211灭火剂喷射出灭火,它属于储压式一类,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lBr,它曾经是中国生产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卤代烷灭火剂,以液态罐装在钢瓶内。1211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具有灭火效率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久储不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三、1211灭火器会冻伤吗

1、1211灭火器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射出灭火,它属于储压式一类,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1Br,它是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卤代烷灭火剂,以液态罐装在钢瓶高内。

2、1211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具有灭火效率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久储不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3、1211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扑救精密仪器、仪表、贵重的物资、珍贵文物、图书档案等初起火灾;扑救飞机、船舶、车辆、油库、宾馆等场所以固体物质的表面初起火灾。

4、1211虽然喷出物不是很冷,为安全起见喷的时候还是不要抓喷嘴。

四、1211灭火器的原理

1、1211灭火器。也就是手提式六氟丙烷灭火器。六氟丙烷灭火器可用于扑救可燃固体表面的火灾,可熔固体火灾可燃液体及灭火前切断气源的可燃气体火灾。

2、还可不就带电设备火灾1211灭火器目前是典型的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器重装的十六谷丙烷灭火剂主要以物理方式灭火,同时伴有化学反应。

五、1211灭火器优缺点

1、1211灭火器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射出灭火,它属于贮压式一类,1211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的代号,分子式为CF2ClBr,它曾经是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广的一种卤代烷灭火剂,以液态罐装在钢瓶内。

2、1211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具有灭火效率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久储不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3、1211灭火器是损耗臭氧的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之一。人们用1211灭火器救火或训练时,1211气体就自然排放到大气中。1211含有氯和溴,在大气中受到太阳光辐射后,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这些化学活性基团与臭氧结合夺去臭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会引发一个破坏性链式反应,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臭氧浓度,产生臭氧空洞。1211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长达数十年,它在平流层中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

4、我国在2001年8月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哈龙替代品及其替代技术管理的通知》,按照《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我国于2005年停止生产1211灭火剂,2010年停止生产1301灭火剂。

六、哈龙1211灭火器产生是啥有害物质

它通过破坏燃烧或爆炸的复杂的化学链式反应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七、1211灭火器属于什么类型

1、1211灭火器属于干粉灭火器类型。

2、因为1211灭火器采用ABC干粉灭火剂,适用于多种火灾的扑灭,如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被归类为干粉灭火器。

3、内容延伸:除了干粉灭火器,还有CO2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水基灭火器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火灾,选择适合的灭火器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