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 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图片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图片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 东北血肠有几种吃法图片

本文目录

  1. 血肠是热切还是冷切
  2. 血肠炖豆腐怎么做
  3. 东北纯血肠做法
  4. 熏血肠的家常吃法
  5. 东北煎血肠的家常做法
  6. 东北血肠的灌制做法
  7. 东北血面肠正宗做法

一、血肠是热切还是冷切

1、热切是将血肠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捞出控干水份,再改刀装盘即可。

2、另一种是冷切,即用冷刀切割血肠,以保护血肠组织的完整性,从而保证血肠的功能。

3、但是,热切会导致血肠组织的损伤,影响切口的美观性和组织的完整性。

4、因此,如果选择热切,需要注意保护血肠组织的完整性。

二、血肠炖豆腐怎么做

1、血肠约300克,豆腐约300克,小白菜约200克,熟五花肉约90克

2、步骤1/将食材洗净,豆腐、血肠和熟五花肉切片,小白菜切段,锅中烧油,油热放入葱姜八角爆出香味,再放入熟五花肉片炒出煸炒一下

3、步骤2/接着放入适量的老汤或者清水,再放入豆腐,盐,鸡粉,胡椒粉,味精,大火煮十分钟

4、步骤3/再放入小白菜,大火煮两分钟后将它们全部捞出装入碗中,再将血肠放入汤中焯熟,捞出后倒入适量的汤汁,再撒上香菜即可开吃啦

三、东北纯血肠做法

1、将猪鸣肠清理干净,加工成肠衣。如果怕麻烦,可以直接买现成的肠衣。香菜洗净切成末。

2、制作步骤:把干净的生猪血放入盆内,凝成块的要划碎。白肉汤烧热,加入精盐、花椒、味精、胡椒面,搅拌均匀晾凉。过箩后倒在猪血盆内,并加香菜末搅拌均匀。

3、把猪血灌入洗净的肠子内,用线绳把口捆好。把准备好的肠子放入清水锅,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15分钟取出,用冷水泡凉,把线绳解去即成。

4、血肠虽然好吃,但却不易保存。做好的血肠如果一时吃不完,可以把血肠浸泡在冷水中,水要没过血肠。然后在放入冰箱的保鲜层,可以保存2~4天。市场上卖的血肠因为加了防腐剂,可以长期保存,但对健康不利。

5、注意:做好的东北血肠有许多种吃法,但最经典的吃法是烩酸菜,用大猪骨和五花肉炖汤,煮好后酸菜切丝,粉条放进去煮,然后捞出煮熟的肉切片,血肠切片,放在上面稍微煮一会就可以了。

四、熏血肠的家常吃法

血肠是东北地区的特色美食,以猪血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灌入猪肠中制成。以下是几种熏血肠的家常吃法:

1.清蒸血肠:将血肠切成片状,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后撒上葱花、香菜等调料即可食用。

2.炒血肠:将血肠切成小块,与青蒜、洋葱等蔬菜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盐、生抽等调味料,翻炒均匀即可。

3.血肠汤:将血肠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煮熟,加入适量的蔬菜、豆腐等食材,煮成一碗营养丰富的血肠汤。

4.血肠炒饭:将血肠切成小块,与米饭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鸡蛋、胡萝卜等食材,炒至米饭松散即可。

5.烤血肠:将血肠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竹签串起来,放在炭火上烤制,刷上油和调料,烤至表面金黄即可食用。

以上是一些熏血肠的家常吃法,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血肠在食用前需要充分煮熟,以确保食品安全。

五、东北煎血肠的家常做法

5、煎好后翻面煎,煎至两面熟透即可

6、撒上葱花就可以吃啦。(喜欢吃蒜的人也可以切点蒜末倒入酱油蘸着吃。)

六、东北血肠的灌制做法

猪血:1000克、猪小肠:300克、猪香脂油:50克、盐:3勺、葱姜:适量、花椒粉:2勺、胡椒粉:2勺、五香粉:2勺、水:500克、油:适量。

1、新鲜的猪血,如果结块一定要滑开,加入盐、油、五香粉、胡椒粉、花椒粉、葱姜碎搅匀,最好加一些猪的香脂油,切成细碎加入味道很香,大约加入猪血的二分之一的水,水必须慢慢的加,一边加一边搅匀,一边用白色的碗舀起猪血看,稠度粘碗为宜。

3、取一根猪小肠,端头用线绳或麻绳扎紧。

4、取一个漏斗,塞进小肠的另一头,用手挤出空气,用水舀子舀猪血通过漏斗灌进猪小肠。每隔一段,用绳扎一个扣儿,形成一段一段的或者直接剪断,直至灌完。

七、东北血面肠正宗做法

1、材料:荞面200克、白面100克、盐5克、白矾2克、水适量。

2、将荞面,白面放入盆内加入盐、白矾、水和硬搅软,顺着一个方向边加水,边搅动成稀糊状,用手抓起看似一条线即可。

3、将4寸小碟洗净,依次刷上油摆入笼内,将稀糊舀入碟的三分之二,盖上盖后在蒸笼里蒸熟,冷却后,取下切条。

4、切好的灌肠条与豆芽煸炒,亦可凉调食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