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

今天给各位分享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

本文目录

  1. 写字双手正确姿势
  2. 写字正确握笔姿势
  3.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好处
  4. 正确写字姿势三点
  5. 学生写字正确的姿势
  6. 书写的正确姿势
  7. 看书写字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一、写字双手正确姿势

1、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如果有的时候出现趴着写字、或者歪着头写字的情况,说明有些疲劳,可以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写。

3、家长还要懂得正确的执笔姿势:

(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3)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

(5)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

(6)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侧部位。

二、写字正确握笔姿势

1、食指跟中指夹笔尖端30mm处,笔尾端靠于虎口,然后拇指压住笔,适当用力压住笔。

2、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抵靠住中指,与拇指力道相抵,手心虚空,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3、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另外,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

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好处

正确的握笔姿势是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结合写字实践,提出来的一种适合青少年成长发育的执笔方式,执笔正确写字久了不会觉得累,对于避免手指手腕发育畸形,提高写字效率等都有很大好处。

四、正确写字姿势三点

记得入学时老师就告诉并强调写字的姿势,到现在我扔记得很清楚,即,首先要坐正坐直,眼睛距离书本一尺左右,不要歪斜,拿住笔,一笔一划,不要东张西望,这些话我受益一辈子,没有因为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近视戴眼镜,现在我老了,但就是这样只要写字我仍然能保持这个姿势,我还要把这个方法传给下一代!

五、学生写字正确的姿势

1、写字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2、头正:书泻时头应端正,微低。不能左右倾斜,头微前倾,下巴稍向内收,眼睛距书本一尺(约30厘米)

3、;肩平:两肩齐平,两臂自然展开,右手执笔,左手按本,以自然舒适为宜;身直:胸挺起,背撑直,胸口距桌沿一拳(大约10厘米);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两脚自然放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和脚跟应同时着地。

六、书写的正确姿势

1、写字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2、头正:书写时头应端正,微低。不能左右倾斜,头微前倾,下巴稍向内收,眼睛距书本一尺(约30厘米)。

3、肩平:两肩齐平,两臂自然展开,右手执笔,左手按本,以自然舒适为宜。

4、身直:胸挺起,背撑直,胸口距桌沿一拳(大约10厘米)。

5、足安: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两脚自然放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和脚跟应同时着地。

6、一寸距:捏笔处离笔尖一寸(大约3厘米)左右;

7、二指圆:大拇指、食指自然弯曲,近似椭圆形,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并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8、三指齐:分别从三个方向捏笔,大拇指在笔杆左上侧,食指在笔杆右上侧,中指在笔杆下方;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上侧,食指在笔杆的右上方,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这两指夹紧笔杆。

9、笔杆和纸面成60度角,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10、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这样书写起来才能运笔自如、灵活用笔。

七、看书写字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答:看书写字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是:手离笔要有一寸远,身体要离桌子有一拳远,眼睛离书或本子要有一尺远,身孑要坐直,不要弯腰舵背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和写字的正确姿势是什么样子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