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由来 伏羲古琴的由来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琴的由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伏羲古琴的由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古琴的由来 伏羲古琴的由来

本文目录

  1. 大鹏式古琴的由来
  2. 古琴曲忆长安的由来
  3. 凤求凰古琴曲的来历
  4.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来历
  5. 郭德纲说琴的来历
  6. 古琴的设计由来
  7. 古琴春风由来

一、大鹏式古琴的由来

1、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李白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大鹏并非蝉鸠二虫短飞之辈,而是背负青天,南徙万里的适远之躯。“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更言苍穹无界,可见大鹏高远志向。

3、其造型古朴端庄、线条简洁典雅;音色雄浑劲健,低者如深潭,高者如破空。

4、此琴头为平,三徽处展翼,纵垂而下。

5、观之抚之,其所构之境,可感孟子所谓“浩然之气”,皆见大鹏神鸟培风展翅,驰骋丘壑,心襟辽畅,令人无限神往。

二、古琴曲忆长安的由来

1、《忆长安》取材陕西关中地区源远流长的古老戏曲音乐中的典型音调作该曲的主题音调而贯穿始终。于是自带几分音乐“母语”的天分,生来具有浓厚地道的地方风格特色。

2、在凝炼的苦音乐思布局中,以不同音区、不同调高、(如上属调、下属调),此起彼伏,款款深深、迂回不尽。

3、即此,作者悄无痕迹将古朴深沉、内敛深邃的遗风古韵,升华其中而谱成当代新型“真秦之声”的新版本,闻之更是亲切快耳,沁人心脾,油然而顺应作者音乐思维的精巧演译,潜意识引度到故地长安的种种乡土风情和人文世象的冥想之中,美在其中,娱在其中,陶醉其中。

三、凤求凰古琴曲的来历

1、1凤求凰古琴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著名曲目,出自明代著名音乐家、文学家冯梦龙所作的《琴谱正传》。

2、2可以追溯到唐代,其曲调流畅婉转、旋律优美动人,寓意着人们追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3、3凤求凰古琴曲至今仍被广泛演奏和传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四、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来历

1、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2、洱海无弦万古琴的上一句是:苍山不墨千秋画。意思是虽然青山从来没有上过墨,但它们是一幅保存了数千年的美丽画卷。蓝水虽无弦,但从古至今,它演奏着优美的琴声。

五、郭德纲说琴的来历

1、古琴最初的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徴、羽。当年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将士的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2、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华夏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目前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隋唐时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六、古琴的设计由来

1、古琴有三千年的历史。最早关于古琴的记载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中说:“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由此可见,古琴最初为五根弦。周代时,文王加一弦,武王加一弦。到东汉、三国时期,古琴七根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且,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2、从出土的实物来看,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十弦琴距今有2400余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七弦琴距今2100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留传至今。目前,一致公认的唐琴有18张。分别保存在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七、古琴春风由来

1、古琴曲《春风》是由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和许国华先生创作的。

2、此曲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

3、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闭目静听,激越处如高山流水,浩浩荡荡,恰如李太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之畅快,又恰如白乐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淋漓;舒缓处如涧底小溪,清亮优雅,确有杜子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之由衷感叹!

文章分享结束,古琴的由来和伏羲古琴的由来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声明:信息资讯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东方体育日报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gdxhedu.com/news/9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