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感困惑:究竟是什么让两人成为好友?或许是共同的爱好,或许是偶然的邂逅?但科学研究发现,好友关系不仅源于心灵契合,还可能在基因层面有所选择。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对友谊的传统理解。
基因层面的朋友选择
这项研究对众多参与者进行了基因相似度的分组比较。研究者将1,932名参与者配对成对,特别区分了朋友和陌生人两组。这种划分便于他们直观地比较两组基因关系。结果显示,朋友间的基因相似度显著高于陌生人。这一现象非同寻常,为了确保研究严谨,研究者严格筛选变量,仅选取了亲缘关系为0的907对朋友进行深入验证。这一过程排除了因倾向和远亲关系而影响结果的因素,确认了在基因组中,朋友间的基因正相关和负相关均比陌生人更为显著。
我们发现这一基因层面的突破,让我们对友谊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往,我们仅从情感或外界环境的角度分析,为何两人能成为朋友。然而,如今我们意识到,或许还有基因编码在暗中发挥着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感觉特别亲近,这或许正是基因在发挥作用。
相似基因只是开端
尽管相似的基因或许能为结交朋友奠定基础,但友谊的形成与深化绝不仅仅依赖于这一点。仅仅基因相近并不能全面解释友情。在现实生活中,两人可能起初因基因的亲近感而相互吸引,但共同的经历、相互的适应与理解同样对维持友情至关重要。以校园中的同学为例,他们或许起初互相吸引,但随着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相互扶持,他们的友谊才得以成长和稳固。因此,我们认识到,尽管基因的作用令人惊讶,但它并非决定友情走向的唯一因素。在探讨友情时,我们还需考虑众多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多元要素。
微生物与社交关系研究
科学家在另一领域也进行了探究,那就是微生物与人际交往。他们运用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例如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与交叉验证,对同一村落的居民进行研究,试图了解菌株和物种的共享是否能够预示他们的社交和家庭联系。这项研究颇具创新性,发现那些拥有社交关系的人,他们共享的微生物物种和菌株数量,相较于没有社交关系的人要多。这一发现非常新颖。
这项研究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发现。他们发现,那些经常聚餐或共度休闲时光的人,他们的菌株共享率存在差异。比如,天天聚餐的人共享率高达7.1%,而很少聚在一起的人则只有5.9%。这似乎表明,我们与他人的互动频率和亲密程度,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的小圈子中,我们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的亲近感或疏远感,那么微生物是否也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
微生物与预测社会关系
菌株共享率并非只是数字的简单展示。研究揭示,这一数据甚至比年龄、性别、教育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更能预知人际关系。这样的发现让人感到惊讶。
在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位于社交网络核心位置的人,与村庄其他人的菌群相似度相对较高。这些人似乎与整个村庄的“社会菌群”更为接近。在各式各样的社交网络模式中,从微型社交圈到较大的村庄社交体系,菌群共享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我们自己是否可能因为某些无形因素,比如微生物的关联,而与他人形成或疏远社会关系?
菌株共享的社会模式
菌株的共享并非随意进行,而是与社会网络结构紧密相连。以村落、家族和社会联系为基础,紧密相连的社交圈会共同拥有某些特定微生物。具体到个体层面,社交圈子内的人如果彼此关系紧密,他们之间共享菌株的频率也会显著提高。那些聚类系数较高(达到或超过0.75)的人,其菌株共享的中位数可以达到10.3%,而聚类系数较低(不超过0.25)的人,共享率则相对较低。
观察现实,大家庭成员间交流频繁,这种亲密的社交关系是否使得他们之间的微生物共享更为紧密?家庭聚会和邻里间的互动,是否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微生物的传播?
微生物共享的稳定性研究
研究团队为了探究微生物共享的稳定性,先是进行了两年的观察,接着对301人进行了肠道微生物组的再次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若双方存在社交往来,他们的肠道微生物菌株会表现出更接近的趋势。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之前关于微生物与社会关系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
这为我们认识人际交往、友情乃至家庭关系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生活中,我们构建的人际关系看似完全是我们的主动行为,但实际上,微观层面的微生物作用也在暗中起着作用。微生物对你的友情有何潜在影响,你是否有所察觉?
你是否遇到过和朋友间在基因或微生物层面有特别联系的情况?欢迎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同时在评论区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