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多地气温波动较大,儿科呼吸科门诊的小病号明显增多,这一情况确实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各地儿科门诊现状
北京和上海的儿科门诊往往人满为患。比如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超过5000人,其中近六成孩子患的是呼吸道疾病。面对这么多的病例,家长们都显得十分担忧。这种现象或许暗示着气温的波动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有较大影响。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的儿科门诊也可能很常见,各地的医疗资源正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常常要提前很久进行挂号预约。随后,他们得长途奔波。这一路辛苦,孩子的不适让家长们身心俱疲。
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源
医生们研究发现,儿童感染病原体在年龄上有明显区别。在呼吸科,3岁以上儿童呼吸道感染多由肺炎支原体导致,而3岁以下儿童则多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以,家长们应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易感病原体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
家长若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孩子出现症状时,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怀疑病因。比如,对于四岁的孩子,若其呼吸道感到不适,首先应考虑的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另外,如果医疗机构能明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要感染源,就能更准确地实施诊断和治疗方案。
其他呼吸道疾病病原体
除了主要病原,儿童呼吸道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病毒种类众多,孩子因而面临不少致病威胁。
孩子们常去的学校或幼儿园一旦有孩子染上疾病,就可能迅速蔓延。假如教室里有个孩子咳嗽或打喷嚏,其他孩子很容易被传染。这对家长和学校来说,预防工作变得尤为困难。
感染后的症状与应对
常贺生,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副主任,他提到,年纪较轻的儿童在遭遇呼吸道感染后,往往更容易出现喘息现象。这类症状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呼吸道疾病患儿同时感染了不止一种病原体。
家长此刻不可掉以轻心。孩子若有呼吸不适,可以先在家密切观察,这样做能有助于阻止感染扩散。但若孩子持续发高烧,同时呼吸变得急促或困难,必须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家长必须时刻留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千万不能有任何松懈。
药物使用的正确认知
有些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对用药存在误区。比如,有人觉得孩子一感冒就应该吃抗生素,这种想法很常见。然而,实际上,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于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比如普通感冒和流感,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还有不少家长对抗生素并非消炎药这一点认识模糊。
治疗细菌感染多采用抗生素,布洛芬等消炎药或激素类药物则用来减轻炎症。若家长对此认识不足,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很容易导致滥用。这不但对当前病情无益,还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重视孩子呼吸道健康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全社会都应重视儿童呼吸系统健康问题。家长们要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医疗机构也应提供更准确、实用的科普信息。
我想请教大家,在孩子生病期间,有没有遇到过相似的用药失误,或者对如何妥善处理孩子的呼吸道感染感到困惑?希望各位能多给予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让更多家长知晓这些关键信息,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