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送餐员这一职业,如今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认为他们收入丰厚,有“单王”的美誉,但也有人觉得他们的工作非常劳累,待遇也不够公平,这就是大家争议的地方。

骑手的所谓高收入

外界普遍认为骑手是个高薪职业,诸如“三年内赚得102万”的例子颇具诱惑力。许多人听说了这类事迹,便以为投身骑手行列便能轻易月入过万。然而,这种所谓的高收入并非无条件的。在骑手群体中,那些频繁接单的全职骑手,只有在稳定接单且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薪水才会相对较高。这些全职骑手的收入是在排除工作时间差异后的正常水平,并非所有骑手都能实现传说中的高收入。以某些城市为例,众多兼职骑手的收入远不如那些传闻中的“月入过万”的骑手。

观察不同城市的骑手收入状况,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据数据表明,与今年六月相比,高线城市骑手的平均收入并未出现大幅增长,与预期有所差异。特别是乐跑平台上的骑手,由于平台特有的规则和激励机制,他们的收入能力相对较强。而普通众包骑手虽然收入较低,但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可以用来获取额外收入。

骑手收入真相揭秘: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区间及工作强度分析  第1张

骑手工作强度的真实面貌

总有人觉得骑手因长时间工作而获得较高报酬。但调查发现,外卖小哥在旺季平均每天送单近7小时,淡季则约5小时。2024年上半年,我国民众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8.6小时,而骑手的工作时长却少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有些骑手称自己每天在线14小时,但这只是个别现象。

午晚高峰时段骑手们十分忙碌,而在其他时间,他们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骑手们的总工作时间并没有传言中那么长。有的骑手觉得工作自由只在高峰期忙碌,而有些骑手则因为平台规则,需要在多个平台上送餐来维持生计。这些不同的看法表明,骑手的工作强度因各种原因而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类型骑手的对比

骑手们在乐跑平台上参加各类活动,需遵循规则跑单,由此可赢得不同形式的奖励,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他们遵循着既定的跑单方式和标准。相比之下,众包骑手则享有更大的灵活性,不受固定跑单日期的约束,对于那些希望自主规划工作时间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线及低线城市的骑手们,他们的平均收入略高于同城的居民水平。特别是在低线城市,这种差异更为突出。从收入增长的角度来看,与6月份相比,低线城市的骑手收入有了显著提升,这反映了地理位置和订单类型带来的多重影响。

骑手职业的稳定性

同济大学的调查发现,在上海的骑手中,有超过六成是因为高薪而加入这一行业的。然而,这份职业的稳定性较差,有一半的人工作不满一年。众多骑手视其为临时职业,即便是收入可观的骑手也有转行的可能。部分骑手积累到一定资金后,会选择回乡购房或创业。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骑手对职业的期待问题,也受到当前骑手工作模式及平台竞争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骑手面临的待遇情况

人们常谈论骑手的收入和工作时长,却容易忽视他们常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比如,在恶劣天气送餐时,他们常遇到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平台采取的惩罚措施有时也缺乏人性化。目前,这方面缺乏具体的研究数据,但从众多骑手的抱怨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一问题的普遍性。许多骑手在这些情况下只能默默承受,因为他们缺少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骑手职业的多元价值

尽管这份工作不够稳定,但对许多人而言却意义重大。它对学历和经验并无要求,门槛较低,许多人得以涉足。而且,它提供的收入相对可观,能迅速积累财富。此外,工作的自由度也值得关注,对于那些希望灵活安排生活与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作为过渡还是长期从事,都能满足部分人的生活规划需求。

这样的骑手职业是否值得考虑?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点赞并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