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白菜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这真让人感到惊叹。如此丰富,以至于至今还没有任何一本书或纪录片能够将其全部囊括。这宛如一座无尽的宝藏,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白菜祖先溯源
白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葑”。不过,“葑”的真正模样已经无法查证。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野生芸薹属植物经过人工驯化的品种,外观介于大白菜和小白菜之间。此外,以食用根部为主的芜菁也被称作葑。它的名字很有趣,因为白菜能耐寒,再加上“草”字头,表明它是一种蔬菜。这反映了祖先对白菜特性的初步认识。古人在众多植物中辨认出它,开启了漫长培育之旅,这便是白菜品种丰富、不断进化的起点。
从葑类植物开始,到后续品种的逐渐分化,这一过程历时漫长。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难以辨认。原始品种在自然环境和人为选育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发生了演变。
唐代白菜品种分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唐代,白菜的品种已变得多样化。出现了“牛肚菘”、“紫菘”和“白菘”等不同品种。其中,“牛肚菘”被认为是白菜的原始品种。这显示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根据白菜的外形和口感等特征进行分类。牛肚菘的叶子又大又厚,味道甘甜。在那个时代,这应该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菜种。在有限的种植技术和认识水平下,人们能够区分出这样的品种,实属不易。
当时还只是初步的区分,这些品种尚属散叶菜类,与现代大白菜的形态相去甚远。然而,这已为日后大白菜的成型打下了基础。
宋代结球大白菜出现
宋代对于白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结球大白菜首次出现,其形态与现代大白菜颇为相似。当时扬州所产的大白菜尤为巨大,有的甚至重达十五斤,小的也在八九斤左右。如此巨大的白菜,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在培育技术和白菜品种上的显著进步。这种大白菜的形成,是经过多年演变和精心培育的成果。
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白菜培育的高度关注。或许在那时,许多人都在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努力培育出优良品种,这才促成了这种体型硕大的结球白菜的诞生。
小白菜分类复杂
小白菜在农业教科书中被称作不结球白菜。它的分类非常繁杂。可以依据形态特征分为六个变种,其中包括了常见的普通白菜,也就是小白菜,还有薹菜和多头菜等。薹菜和多头菜主要是一些地方品种,相对较为罕见。菜薹的颜色分为红绿两种,区分起来较为容易。由此可见,小白菜家族内部存在多种不同的类型。
各地区对小白菜不同品种的叫法使得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北方人所说的油菜、小油菜,其实大多指的是各种常见的白菜品种,与榨油用的油菜是不同的。乌塌菜在江南地区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普通白菜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品种繁多。这种复杂的分类和辨识上的差异,让人感到困惑不已。
小白菜地方品种多样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已收藏了1300多份普通白菜种资源。这些资源统称为小青菜,在北方地区又称小油菜。各地对当地的优势品种各有称呼,比如四川重庆地区的瓢儿白,就是当地主要种植的一种小白菜的俗称。这些地方品种众多,彼此间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
每个地方特有的品种或许都对其所在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更有甚者,部分品种仍保留了古老的特性,这些特性正是白菜发展历史的见证。
理解白菜品种的难度
想要深入探究白菜大家族中不结球白菜类别下的普通白菜这一小分支,确实相当困难。许多人尝试过,却无一例外地很快便选择了放弃。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白菜品种的多样与复杂。若要有人能够彻底研究透彻,那简直就像是在尝试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白菜种类繁多,你是否也曾感到困惑?若你有独到见解或有趣故事,不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