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化学院里,一条关于扫雪与奖学金相挂钩的新规公布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方面,学生需要完成劳动任务;另一方面,奖学金则是学业上的荣誉象征。这种强制性的结合,让同学们、学校以及外界都开始纷纷议论。
扫雪成必须劳动任务
辽宁大学化学院把扫雪纳入研究生劳动能力的考核,若冬季缺勤超过30次,将失去申请学业奖学金的资格。在北方,冬季扫雪是常态。辽宁大学所在地的冬天,大雪经常连绵,若不及时清理道路积雪,确实会影响大家的出行。因此,学校希望学生们能参与扫雪,这有助于展现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热情。但毕竟,扫雪并非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此规定使得扫雪成了必须完成的强制任务。
扫雪活动与奖学金评定相联系,导致扫雪不再仅仅是改善校园环境和便利公共出行的行为,它已经转变成了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工作。过去,学生可能出于公益心或集体荣誉感去参与扫雪,而现在,他们更担心的是是否会因此失去获得奖学金的资格。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到扫雪的本质。
学生的不满情绪
学生们对这一规定表达了不赞同。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此举是将学生当作劳动力,因为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是在12月到次年的2月,气温常常降到零下十几度,在这种极低温度下清理积雪确实十分辛苦。此外,北方降温后路面容易结冰,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有学生在扫雪时因路面滑倒受伤。学校在重视扫雪的同时,似乎忽略了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对他们的心理关怀。
学生们对学校不采用除雪车而让学生手动铲雪的做法表示不满。学校理应有更丰富的除雪方式,比如在商业区或街道上,除雪车等设备普遍使用。然而,学校却让学生承担这一任务,并且将其与奖学金评定相联系,这引发了学生们对该规定的强烈反感。
学校的考量
学校有自己的考虑。化学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劳动技能是研究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若研究生未完成劳动教育,将无法获得奖学金。该学院或许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化学院教师指出,在奖学金与扫雪活动无关的时期,负责清理积雪的往往是那些守规矩、听话的学生。这造成扫雪工作长期由少数人承担,多数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因此,为了激发每位学生参与扫雪的热情,学院特地制定了这项《细则》。
外界的观点
沈彬评论员提到,在北方的寒冬,集体清扫积雪是件必需的事,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然而,一旦与奖学金挂钩,性质就发生了改变。现在,很多研究生除了要完成学业,还要参与实践和完成各种打卡任务。他们已经很忙碌了,再加上扫雪这项任务,并且还与奖学金直接相关,使得学生的压力倍增。在这种压力之下,原本是半自愿的公共服务活动,变成了学生的负担,这也是引发争议的真正原因。
劳动与奖励的平衡
学校希望学生具备劳动技能,这是件好事。然而,如何妥善处理劳动与奖励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方法,比如设立独立的劳动奖励项目,不必将其与学业奖学金直接关联。若单独设立扫雪达标奖励,不与学业成绩挂钩,那么表现突出的学生就能在荣誉和物质两方面获得认可,同时也不会招致其他学生的不满。
可以适当调整清扫积雪的工作量和标准,降低那种强制性的印象。需依照学生的课程表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扫雪工作。同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未来的展望
辽宁大学化学院面临这一争议,需重新考虑该规定的恰当性。学校需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意见。是继续将扫雪活动与奖学金相联系,还是探索更佳方案,确保校园清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避免校内矛盾?这些问题都值得学校深思熟虑。
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学校有没有更合适的措施来处理清理积雪和提升学生劳动热情的问题?期待大家踊跃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