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化学学院因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评选标准中包含的扫雪要求而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学校此举是将学生当作了免费劳动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北方,劳动是人们的传统习惯。这一事件引发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扫雪规定引发争议

辽宁大学化学院有规定,若学生扫雪缺席超过30%,将取消其奖学金评审资格。对此,部分学生表达了不满,觉得学校将扫雪与奖学金挂钩,使得这一活动变得功利。毕竟,学生们学业繁重,还有其他任务要处理,实在难以兼顾。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扫雪本身就是一项公益活动,将其纳入评定标准并无不妥。由此可见,关于扫雪与奖学金挂钩的规则,不同群体因利益立场不同,意见分歧较大。

辽宁大学化学院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引发热议,研究生劳动能力成焦点  第1张

生活中,若一名学生成绩出众,却因参与扫雪活动而错失奖学金,心中难免感到不公。学校或许期望学生能全面发展,扫雪不过是众多考核之一,但这两者间的冲突在此情形下显得尤为突出。

学院回应存在目的

辽宁大学化学院的工作人员指出,清理积雪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过去,在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只有那些听话的学生才会主动去扫雪。这表明学院制定这项规定的背后有着特定的原因和目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重视劳动,避免逃避。

举个例子,有些班级在卫生打扫方面,先前没有奖惩制度时,只是几个乖巧的学生负责,后来实施了惩罚措施,全班同学都开始参与。然而,扫雪和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况并不相同。扫雪的环境更加恶劣,并非所有学生都具备扫雪经验,尤其是在北方的严寒天气中,还有可能遭遇冻伤等风险,这也是同学们有所抵触的原因之一。

其他学校做法参考

辽宁大学化学院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引发热议,研究生劳动能力成焦点  第2张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十月底举办了扫雪工作安排会议,对去年扫雪成效进行了肯定,并进行了动员。该校将这项工作仅视为一项普通的清洁任务和教育活动,并未将其与奖学金评定相联系。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辽宁大学化学学院的做法则显得格外特别。

各校的做法显现出它们在教育和管理上的不同观念。黑龙江科技大学采取表扬和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清雪工作,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利益,又实现了清雪的目标。辽宁大学化学院可以参考这一成功的做法。

辽宁大学化学院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引发热议,研究生劳动能力成焦点  第3张

功利性劳动弊端

扫雪与奖学金评定挂钩,让不少学生感到反感,他们并非真心投入劳动,只是为了完成规定。在这种功利心态的驱使下,劳动本身的教育价值被削弱。在日常生活中,若居民参与社区义务劳动,若目的仅是为了换取积分和奖金而非出自内心自愿,那么这种劳动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学生原本就面临很多压力和任务,突然多出这个功利性的劳动作业,心里自然会有抵触。这种抵触情绪甚至可能让一些人对劳动产生反感,这显然与劳动教育的本意相悖。

完善评定细则

辽宁大学化学院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引发热议,研究生劳动能力成焦点  第4张

辽大化学院的奖学金评定规则,还有改进的余地。迫切需要降低其功利性,提升学生在劳动中的满足感。例如,对于表现突出的扫雪学生,可以提供非金钱奖励,比如奖状或者小礼品等。

我们要重视学生在制定细则时的参与机会,鼓励他们参与细则的修订和制定过程。毕竟细则是为学生制定的,学生自然最有资格发表意见,他们能提出不少合理的建议,有助于减少执行时的障碍。

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

扫雪确实很重要,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学校在指导学生参与扫雪时,更应注重劳动教育价值的传递。我们不应将扫雪仅仅视为完成任务或获取奖励的方式。

辽宁大学化学院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引发热议,研究生劳动能力成焦点  第5张

总体而言,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我们希望学生能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对社会及个人的重要性,而非仅从剥夺或功利的角度看待劳动。对于辽大化学院将扫雪活动与奖学金挂钩的做法,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