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平凡的一个月,可对我来说,却成了梦魇般的旅程。我因反复发热和亚急性肝衰竭被送进了医院,共住了26天,其中18天都在重症监护室。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身心折磨?这真是一段让人揪心的亲身经历。

最初的发烧迹象

身体刚出现不适,我便急忙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水平高达83mg/L,远超正常值0-10mg/L。这样的结果令人惊恐。医生认为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开了药方让我回家。然而,我严格遵医嘱服药,病情却未见明显好转。在此期间,高烧持续反复,我感到极度疲惫,对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不久之后,经同事引荐,我来到了公司附近的诊所。诊所里的医生怀疑我患的是胃肠型感冒,便给我输了三天液。那时,我一心只盼能早日康复。然而,谁又能料到事态会变得如此严重?

病情的恶化

九月份,我在郑州出差期间,觉得身体状况似乎有所好转,便萌生了跑一公里慢跑以恢复体力的念头。然而,这一跑却意外引发了问题。就医检查后,医生告知我的肝功能受损,并建议先用药观察,若情况恶化则需进行“人工肝”治疗。那时我对肝功能指标的具体含义尚不甚明了,只知道“人工肝”听起来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

我随后陷入了昏迷,父亲从杭州急忙赶来,告诉我我的肝脏功能衰竭,已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回想在ICU的时光,至今仍感到恐惧,那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在生死之间挣扎。

寻找病因

医生检查完毕后向我透露,病因可能是戊型肝炎病毒。我反复思考,却始终未能找到感染的原因。唯一能联想到的是,发病前我与朋友们共进过一次海鲜大餐,可那些海鲜都是煮熟的,而朋友们也都没有生病。这实在让人费解,无缘无故怎么就感染了这种病毒?看来,现实生活中许多疾病的来源都是如此难以追踪。

2024年健康危机:从发烧到亚急性肝衰竭,我的26天医院求生记  第1张

医生觉得这情况挺特别,因为通常真相并不简单就能揭露。这事也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在生活中再怎么小心,有时还是可能遭遇难以预料的疾病。

2024年健康危机:从发烧到亚急性肝衰竭,我的26天医院求生记  第2张

肝性脑病的出现

我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不幸患上了肝性脑病,这让我病情加重。医生解释说,这是肝脏问题引起的。当时那种大脑失控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我仿佛失去了理智,举止异常。幸运的是,经过治疗,肝性脑病没有再次发作。

我意识到肝脏健康对全身的重要性极大。一旦肝脏出现问题,就好比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被推倒,随之会引发一连串的身体反应。

后续治疗中的波折

后来我又出现了发烧症状,医生诊断是感染了人类细小病毒B19。由于我的身体机能已经受损,这种病毒引起的病症变得难以对付。在外院专家的联合会诊后,他们为我进行了人免疫球蛋白的输注治疗。

胆红素吸附治疗期间,风险重重。起初,治疗仅十几分钟,我便呼吸急促,头晕眼花,监护仪报警,血压急剧下降。第二次尝试,不到五分钟,血压再次大幅下降。医生判断我可能对滤芯材料过敏,但最终还是在我密切监护下完成了治疗。治疗中的这些意外让我既无奈又不得不遵医嘱,继续尝试其他治疗方法。

戊型肝炎的情况普及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曾感染过HEV。戊型肝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情况下的治疗只需对症支持。然而,对于像我这样病情严重的重型戊型肝炎患者,就需要强化支持治疗,确保体内水、电解质和能量平衡。这一点提醒我们,要重视自身健康,一旦感觉不适,应及时就医。

各位读者,你们是否也经历过对病因感到困惑的病情?希望你们能积极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同时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疾病预防的相关话题。

2024年健康危机:从发烧到亚急性肝衰竭,我的26天医院求生记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