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舞剧改编的电影《只此青绿》和越剧改编的电影《新龙门客栈》相继上映,使得“戏曲改编电影”这一题材受到广泛关注。在这些作品中,戏曲电影尤其受到瞩目,因为它们肩负着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究竟有何吸引力?它又遭遇了哪些挑战?
戏曲电影的多样呈现
戏曲电影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的电影保留了舞台演出的基本形态,仿佛把戏曲的录像直接搬上了银幕,这种形式着重记录,使观众得以一睹戏曲舞台的纯正风貌。另一种则是戏曲故事片,通过实地拍摄,更注重电影语言的应用,利用实景来提升视觉冲击力和故事的氛围。
各种表现手法能匹配不同戏曲的内容和观众需求。比如,一些传统剧目适宜用纪实手法记录下来,而某些创新戏曲电影则采用实景拍摄,打造独到风格,增强观众对戏曲电影多样风格的了解,满足更加多样的审美追求。
制作面临的挑战
戏曲电影的生产并不简单。正如昆曲表演大师柯军所说,将戏曲搬上大银幕,必须面对舞台与银幕之间的不同。比如,舞台上的一些表现手法,在电影里可能显得不协调,像顾炎武骑马的场景,舞台上可以想象呈现,但电影里就得有新的处理方式。此外,传统戏曲的舞台风格简约,而电影则需要具体形象的写实表现。
创作者需深刻把握两种艺术间的不同,并据此作出恰当的改动。以道具使用和画面构图为例,既要贴近戏曲的基本特征,又需满足电影的视觉要求,这便要求制作团队细致打磨。
技术革新的尝试
现在,不少戏曲电影在技术领域持续革新。以昆剧电影《顾炎武》为例,它采用了虚拟技术,这标志着戏曲电影制作技术实现了新的飞跃。这种技术有效解决了戏曲电影制作过程中诸多难题。
或许将来它能带来更多新颖的视觉体验,不仅能展现戏中的神奇场景,还能处理戏曲表演从舞台到电影的过渡难题,使古老的戏曲通过电影手段重现生机。
艺术融合路径的探索
戏曲电影并非直接转换,而是需要寻找结合的方法。以京剧《太真外传》为例,其创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实验。戏曲与电影在艺术本质和观众感受上有所区别,它们所强调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创作者们尝试在镜头前运用程式化手法,同时掌握好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创作者需在保留戏曲核心精神的同时,也要适应电影的故事叙述规则。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必须对戏曲及电影艺术有深刻把握,并且还需考虑现代观众的审美偏好和观影习性。
演出模式的创新
一些戏曲影片在表演形式上有所革新。比如锡剧电影《紫砂梦》,它在“唱”与“演”的结合上打破了常规。整部电影只有四个唱段,演员们唱歌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这样的做法与传统戏曲电影的惯例大相径庭。
这种创新让人们对戏曲电影的传统印象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为戏曲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或许将来会有更多在表演形式上别具一格的戏曲电影问世,吸引更多年轻一代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其背后的价值意义
戏曲电影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有助于推动地方剧团和剧种艺术形式的转变,同时吸引外地剧团进行合作。张永祎指出,从戏曲到戏曲电影,正是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化的一个例证。比如苏剧在传承上遇到困难,而戏曲电影的全国上映,或许能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欣赏到纯正的苏剧。
这份记录展现了戏曲在当今时代的特别风采,对戏曲艺术的延续和进步大有裨益。你有没有看过留下深刻印象的戏曲影片?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