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陈朵的父亲遭遇让人痛心。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信以为真,主播可以通过珠宝拍卖赚得钱财,于是耗尽了儿子为婚房筹集的款项。不幸的是,在退货途中,老人不幸去世。这一悲剧事件突显了直播销售对老年人群的巨大危害,同时也暴露了监管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

老人的轻信悲剧

众多老年人对网络的新规定和诈骗手段不甚了解。比如陈朵的父亲,便轻信了网络主播的言辞。退休后,他们手头有了些积蓄,常常想着要资助子女。这类人群往往成为骗子的主要目标。即便在北京这样信息发达的大城市,此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老人们误以为找到了快速赚钱的方法,实则陷入了骗局。如何帮助老年人增强防骗意识,是全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家庭内部的教育,社区等机构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直播骗术的老套路

无良主播常套路满满。他们先是对老人进行心理攻势,试图通过高额回报诱导。待老人动摇后,便开始实施“攻城”策略。紧接着,他们“掠地”般地榨取老人的钱财。这种骗术虽非新颖,但老人往往防不胜防。众多直播数据中,类似案例比比皆是。据统计,全国范围内,直播带货的投诉举报量急剧上升,其中老人所占比例不容忽视。尽管问题重重,这些骗术却依然屡试不爽。

个例背后的普遍问题

当前直播带货正迅速发展,但老年人遭遇欺诈并非偶然。全国12315平台收到的网购投诉举报数量众多,其中直播带货部分占比高,且投诉举报量持续上升。每个数字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老人的痛苦或一个家庭的悲剧。他们可能耗尽了一生的积蓄,那是他们省吃俭用积攒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并且随着网购人群的扩大,老年人受骗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我们不可忽视这一现象背后的广泛危害。

行业规范进展

法规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直播带货制定了规则,比如明确带货人和带货商品的信息。这对规范直播市场有积极作用。由于明确了主播身份,主播不能再规避法律责任。这便于消费者在维权时能找到责任主体。以前那些投诉无果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然而,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持续监督和更细致的规定。

监管的再加强

北京老人轻信直播间珠宝拍卖骗局,花光70万婚房钱后不幸离世  第1张

仅界定销售者和提供者是不够的。直播间还需注明监管主体是谁。鉴于当前存在多个监管部门,消费者若遇到问题,很难快速找到具体负责的机构。这会使得投诉变得困难,进而影响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各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协作,找到最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比如,是设立专门的投诉窗口,还是设立一个统一的维权电话,这些都需进一步研究。地方政府部门不能袖手旁观,而应积极探索各种监管方法。

老年人如何防范

子女应当多与长辈交流。以陈朵事件为例,若子女能及早向老人讲解网络诈骗,或许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再者,社区和老年大学也应举办一些普及知识的活动。比如,在老年活动中心等地,设定特定时段来讲解网络购物中的欺诈手段。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防范技巧。然而,这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投入和关注。

许多老人在直播中遭受欺诈,我们怎能无动于衷,任由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期盼大家发表见解,也希望更多人士能关注并抵制不良主播,推动直播监管体系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