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购普遍采用“先消费后付款”的模式,很多消费者在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就开通了这项服务,想要关闭却遇到了不少麻烦,因此引发了众多抱怨和投诉。

消费者的意外开通经历

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不知为何就开启了“先消费后付款”功能。比如,王先生的父亲就表示,他并未主动设置,这种支付方式却成了支付选项中的默认首选。同样,吴先生也表示自己并非有意使用,可能是无意中点击了下单。这表明,默认首选设置很容易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开通服务。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各地都有发生,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意外和被动。像吴先生这样对这种模式一无所知的消费者并不少见,他们甚至不清楚这是什么模式,却因为系统的默认设置而成为了相关服务的用户。

网购先用后付功能引发消费者困扰,默认首选支付方式需谨慎  第1张

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因此受到了较大干扰。很多人在购物时都有自己的支付习惯和步调,但这种突如其来的默认支付选择却打乱了他们的购物安排,让他们感到被迫,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购物。

“先用后付”的推广与普及

电商行业日益壮大,"先买后付"模式逐渐流行。不少网站热衷于推广这种类似信用卡的支付手段,以吸引顾客购买商品。在商品详情页面上,“先买后付,0元购买”的标语格外显眼。但在此过程中,平台似乎并未全面思考。众多消费者在强烈推广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选择了这一支付方式。

网购先用后付功能引发消费者困扰,默认首选支付方式需谨慎  第2张

商家或许认为这能促进销售,提升商品销量。然而,他们并未考虑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这种支付方式。若平台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细节等,这种大规模推广便显得不负责任。就像你将一个有潜在风险的产品交给别人,却未告知其风险所在。

消费者的困扰

许多消费者在关闭“先试后付”这一功能时遇到了困难。比如,有些人在意识到自己不想再使用这个功能后,却发现关闭的途径并不容易找到,这让他们在购物时感到更加焦虑。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还可能使消费者在不经意间购买了他们原本并未打算购买的商品。而当商品送到手却发现并不需要时,无疑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部分消费者对这种支付方式与信用记录关联感到忧虑。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指出,若未按时还款,信用记录将遭受损害。然而,这一重大风险,平台并未向消费者明确说明。这使得消费者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可能遭遇信用受损的隐患,这种情况显得尤为不公。

被忽视的知情权

消费者理应了解“先消费后付款”的相关信息。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朱巍副教授所言,在推广此类支付模式前,必须让消费者再次确认,并清晰告知他们具体结果、支付细节以及退货途径。然而,许多平台并未履行这一义务。这导致消费者在采用这种支付方式时,实际上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态。

有些平台在设定默认选项时,只看重自身利益,意图借此提升销量和用户忠诚度。然而,它们并未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这种做法过于短视,若持续如此,必将损害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

网购先用后付功能引发消费者困扰,默认首选支付方式需谨慎  第3张

选择权应归还消费者

平台需明确指出,这种支付方式并不适合每个人。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理应享有广泛的选择自由。这一点,无论是专家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相关人员都曾强调。例如,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就提出,应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并确保他们能够轻松找到关闭的途径。

网购先用后付功能引发消费者困扰,默认首选支付方式需谨慎  第4张

消费者若觉得这种支付方式带来不便,平台应允许他们方便地取消这项服务。这样,消费者在购物时才能获得更佳的体验,而不是现在这种对支付方式的不满情绪。

规范的迫切性

当前形势表明,相关部门需对“先消费后付款”这种模式制定相应规范。此模式已引起不少消费者和平台间的抱怨和不满。若不进行规范,双方矛盾恐将加剧。比如,可以制定关于推广流程、风险提示、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规范措施。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不觉中激活了不必要的支付功能?若有同感,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闻。同时,也希望您能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让更多人知晓此事,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