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在AI热潮中收益颇丰,它们不仅能在应用上讲述故事,还能从AI厂商的广告中获利。然而,AI产品能否仅靠营销手段长期生存,这确实是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B站广告变现优势
B站通过效果广告实现了广告收入的提升。据先前报道,B站与合作伙伴的机制是:每当Kimi引入一名新注册用户,B站需支付30元。这得益于B站拥有近两亿的科技视频观看者,他们使得B站成为AI企业进行精准营销的理想场所。不难想见,众多科技爱好者为AI产品在B站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此外,在B站这样的平台上,实现场景构想更为简便,对于AI企业来说,无论是产品展示还是营销推广,都极具优势。
网易有道在A股市场同样活跃参与。公司不仅从AI企业那里获得收益,还运用AI技术进行营销,推出了智能选择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实时广告技术和AI,将广告主与用户需求进行对接。例如,当广告主希望推广一款新AI产品时,网易有道的智能选择平台能够通过分析用户兴趣等多元数据,精确地将产品推荐给有兴趣的用户。此外,这种对接方式还能提升内容推送的效率,从而最大化广告效果。
360与PC端营销潜力
360在AI推广领域同样备受关注。自2024年开始,其AI工具类客户数量与消费额显著增加,第三季度相比2023年增长了417%。众多AI企业纷纷与其携手合作进行推广。在PC端横屏广告投放方面,AI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因为这种投放方式路径简短、效率高。以某AI企业为例,在PC端投放广告后,用户从看到广告到下载产品的过程比其他平台要简洁,且消费额也更高,这充分说明PC端具有巨大的营销潜力。
在研究AI产品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各AI企业各有其侧重点。根据最近三个月的App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奖励式视频广告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布局。大多数厂商在投放此类广告时,其流量投入占总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现象表明,AI企业在广告投放形式的探索上呈现出一种趋同的趋势。
AI产品留存率不足
然而,尽管AI企业大力推广,用户持续使用的问题却成了一大难题。以红杉资本的调研为例,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留存率中值是63%,而AI产品的核心留存率却只有56%。以黏土AI相机为例,五月份它一度火爆,但留存率却低至39%。众多AI产品初期采用密集营销策略,的确吸引了大量用户下载。但遗憾的是,这些用户往往很快就会离开。
即便像夸克这样的应用在近三个月内平均下载量超过了500万,这也不能证明用户真的留在了平台上。许多AI产品未能提供让用户付费的理由。或许在用户眼中,目前的AI产品只是短暂的潮流,未能深入融入日常生活,无法像某些移动互联网产品那样拥有极高的用户忠诚度。
营销战存在的意义
当前,AI产品的市场竞争宛如一场生存的考验。众多产品纷纷加大营销投入,力求在众多互联网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层出不穷的AI新品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闪耀后便消失无踪。用户来去匆匆,此时,营销竞争的核心在于短时间内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纵然从长远角度考虑,这并非上策,但现阶段,各路玩家都在争相抢占市场份额。
若市场上缺乏真正让用户感到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AI产品,那么这种竞争态势或许会长期存在。AI企业面临抉择:是继续大规模推广,还是先集中精力强化产品的核心优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所有厂商深入思考的问题。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AI产品该如何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率?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见解。若觉得本文有益,不妨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