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内地首个地震监测设施——佘山地震监测站度过了其15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它记录了上海在地震监测技术上的进步与演变,同时也面对着超大都市地震预测的新挑战。
佘山观震台的历史贡献
1872年,徐家汇观象台成立,奠定了佘山观震台的基础。从1874年开始,这里开展了地磁观测。1904年,地震观测也被加入其中,并且150年间从未中断。这里积累了超过2万张原始地震图纸,并记录了众多知名大地震,比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的7.8级地震。这些资料对全球地震研究极为宝贵。佘山观震台的数据在地震研究领域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上,它被视为宝贵的资源,这一切都离不开其多年的稳定观测。记录了各国地震数据,有助于科学家总结地震规律等研究。
时代进步,地震研究领域也在更新,然而,佘山观震台依旧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积淀,持续产生着重要影响。举例来说,它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料,为地震观测的纵向对比研究贡献了丰富样本。
两项首创技术
上海在地震监测领域推出了两项新技术,分别是深井监测和海洋监测。深井监测需要在地下深处,接近摩天大楼的高度处搭建监测站,而海洋监测则需要在海洋中设立监测站。这两项技术的实施都遇到了不少困难。深井监测在施工时对深度的要求极高,还需应对地下复杂的地质条件。至于海洋监测,海洋环境多变,对设备的耐腐蚀性等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两项技术不仅展现了上海在地震监测领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也彰显了上海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实力。
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地震观测意义重大。若能顺利实施并完善,有望显著提高地震预测和监测的精确度。
数字化提升监测能力
2001年,我国在佘山建立了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三分向、宽频带、大动态、永久性数字化地震测台阵。这一成就显著增强了上海对微小地震信号的监测和定位能力。依托数字化技术,佘山地震台数据中心仅需6台电脑即可实时记录和分析上海区域内197个台站的数据。科技进步为地震观测带来了极大便利,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对上海来说,这样的进步极其重要。上海高楼众多,人口众多,地震信号的监测能力增强,能让地震来临前有更多预警时间,从而更有效地保障居民和城市设施的安全。
超大型城市的地震挑战
上海是一座人口众多、财富汇聚的超大都市,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有记录的500多年里,除了1624年那场4¾级地震外,上海本土未曾遭遇过更强烈的地震。然而,2023年浦东发生的0.8级地震都能成为社交平台的热点,这充分显示了公众对地震的关注。此外,环球金融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尤为显著。由此可见,即便是小震级的地震,在城市环境中也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在城市规模和建筑现状的限制下,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改善地震预警系统,并增强民众应对地震的能力。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深思。
海域地震的影响
上海受海洋地震波及较重,尽管本地地震震级不高,但海洋地震常引发严重自然灾害。2007年,上海在东海首次建立了综合观测平台系统。这些平台如同海洋中的“医生”,持续监测海洋地震情况。研究海洋地震颇为不易,因为监测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艰难。若发生严重海洋地震,对上海沿海地带的冲击不容忽视。
上海除了依赖现有的监测系统,还需研究更多海域地震预防和应对的策略。
传承地震观测文化
佘山观震台致力于弘扬我国地震观测文化,经过中国地震局的批准,恢复了150年前“观象台”的名称,并以“上海佘山地球观象台”的名义加入国际资料交流。这展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向全球展示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积累和现代发展成就。此举有助于在全球科学交流合作中,更生动地讲述中国地震观测的故事。
佘山观震台在未来日子里,应持续传承和推广地震观测文化,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地震观测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同时,我想请教各位读者,对于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在地震观测和应对上,你觉得我们最应该付出哪些努力?期待你们的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