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I技术迅猛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喜悦,但同时也潜藏着不少风险。近期,胖东来创始人AI声音被侵犯版权的事件,再次将AI侵权这一话题推向了公众视野。
胖东来的遭遇
胖东来近期遭遇的侵权行为让人震惊。有人用AI技术模仿了胖东来的声音,非法剪辑并篡改了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视频,还发布了误导信息。这一行为发生在特定时间段,对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严重的侵犯。胖东来的公司形象因此受到了负面影响。此事件不仅涉及创始人于东来的人格权,还牵涉到公司的著作权等关键权益。在商业领域,这类侵权行为并非少数,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这件事暴露了部分人法律意识的薄弱。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利用他人的声音或视频进行创作和传播,却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这清楚地说明了增强法律知识普及的紧迫性。
雷军有类似经历
雷军在胖东来之前也遭遇过类似困扰。小米公司的雷军,其声音曾被网友通过AI技术生成语音或视频进行传播。这起事件反映出利用AI侵犯他人权益并非孤例。无论是雷军作为名人,还是胖东来企业创始人,都无法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这些知名人士的经历只是众多侵权事件中的一部分,许多普通民众可能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这些未公开的AI侵权行为。
这也反映出相关法律在监督与实施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延迟。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技术不断更新,新的侵权方式层出不穷,然而,相应的法律保护尚未能及时且全面地跟上,致使侵权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AI克隆声音教程泛滥
在短视频网站上,AI声音克隆的教学视频随处可见。输入“AI声音克隆”关键词,就能出现众多教学视频。这一搜索结果反映了平台上的现状。这也让侵权事件更容易发生,因为普通人一旦学会这些教程,可能会因为法律意识不强或追求利益,而对别人的声音进行克隆和再使用。
这些教程里,人们能学到复制自己声音或复制别人声音的技巧。这种信息传播对技术普及有好处,但如果没有监管,就可能让侵犯版权的行为更容易发生。
视频制作管理不完善
声音上有问题,视频同样如此。有些小应用能将静态图拼成视频,这技术让无中生有变得简单。比如某个应用的操作,只要上传图片和输入指令,就能做出看似正常的动态视频。这会影响到视频内容的真实性,还可能引发侵犯肖像权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视频内容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图片转视频、AI合成视频等现象日益增多,现有监管体系难以全面覆盖,这给了侵权者可乘之机。
国家相关政策及平台举措
针对AI领域出现的侵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措施。去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意见征集稿,要求服务提供者在合成内容中做出明确标识。此举体现了政府治理乱象的决心,同时也显示出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已开始采取实际行动。
抖音平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平台上部分由AI制作的短视频附有提示信息,同时鼓励发布者明确标注AI制作的内容。这些举措显示了平台的社会担当,然而实际成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因为目前侵权现象仍旧频繁出现,要彻底消除这些问题,任务仍然艰巨。
公众要增强法律意识
当前形势之下,民众需强化法律观念。在日常生活及商业交往中,我们可能随时遇到与AI技术相关的侵权风险。每个人都应明确哪些行为会侵犯他人权益,创作者更应坚守法律底线。比如,在使用他人的声音或肖像前,务必获得授权。
我想了解一下,各位在生活中是否遭遇过AI技术引发的侵权问题?欢迎踊跃留言交流,同时,也请大家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AI技术中存在的侵权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