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与保姆阿姨陷入爱河,进而迅速成为豪门新婚伴侣,这样荒诞离奇的情节竟然成为了微短剧领域的热门元素。这种套路化的荒诞不仅扭曲了企业家形象,还散播了不良价值观念,因此国家广电总局采取整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霸总题材的历史沿革

霸总题材微短剧走红:从琼瑶言情到快餐式微短剧的演变与管理  第1张

琼瑶早期言情小说中,“霸总”形象便已崭露头角。随后,“总裁风”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在微短剧领域,已有3309部备案作品,其中不少都提及“总裁”或“夫人”。这表明该题材源远流长,但在微短剧时代,它呈现出新的风貌和问题。过去,作品多描绘爱情的浪漫幻想。然而,如今却过分夸大,与现实严重脱节。

微短剧中,霸总题材变得非常普遍。从11月25日的短剧热度排行榜来看,前十名里就有四部剧是以霸总为主要看点。这说明这个题材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但这种受欢迎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喜爱,观众被套路化的剧情所吸引,而创作者也盲目地跟风。

扭曲企业家形象

不少“霸总”短剧内容离奇。360的创始人被迫参演短剧,甚至得扮演爱上保姆的角色。企业家们似乎被贴上了固定的标签。这类短剧若缺乏监管,便以称霸为剧情,无视现实逻辑和公共道德。最终,企业家形象被扭曲和固化,观众看到的并非他们真实的创业历程,而是那些夸大其词的霸总形象。

霸总题材微短剧走红:从琼瑶言情到快餐式微短剧的演变与管理  第2张

这种形象一旦深入人心,企业家精神的真实内涵就难以准确传递。现实中的企业家是这一精神的实践者,他们具备创新和责任感,并非那些短剧里简单粗暴且缺乏逻辑的形象。这种现象对企业家群体和社会对企业家角色的认识都造成了伤害。

不良价值观传递

“霸总”短剧反映出一种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有钱有权才是获得真爱和幸福家庭的唯一途径。这种想法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真爱与家庭和睦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并非仅靠金钱和权力所能完全决定。

这类短剧主要面向中老年观众,有些中老年人由于剧情过于夸张,认知受到了干扰,从而上当受骗。他们可能会在短剧中看到虚构的场景,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也盲目相信类似的情况,结果导致了被骗的负面后果。这种短剧的不良引导正在冲击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监管出手的意义

广电总局的整顿目的并非遏制微短剧行业的进步。其主要目标是清除“霸总”短剧中的过度“狗血”成分。此举最明显的作用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使得公众接触到的短剧内容更加积极向上。就如同之前对“恶婆婆”“恶奶奶”这类创作方向的调整和引导一样,这些都是为了引导内容向积极方向发展。

这举措旨在净化网络视听领域,对社会风气的正向引导具有积极作用。网络内容繁杂,相关部门此举有助于挑选优秀作品供公众欣赏,防止公众受到不良内容的侵害。

行业的警醒与机会

微短剧行业与创作者面临的是一次自我审视与提升的时刻。不能只追求流量与利益,制作出缺乏深度的霸总短剧。需端正创作心态。微短剧并非必须通过夸张和虚幻的剧情来吸引观众。

霸总题材微短剧走红:从琼瑶言情到快餐式微短剧的演变与管理  第3张

《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佳作表明,以真情实感触动人心、以朴素剧情感染观众同样能取得成功。创作者应从此次整顿中吸取经验,深入挖掘优质故事素材,推动整个微短剧行业向着更优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未来的期待</u>

整治过后,我们希望微短剧市场涌现出更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讲述故事和传递价值时,都能为公众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那种过度夸张、与现实脱节的“霸总”剧情将不复存在。我们希望创作者们能倾注心血,关注观众的真正需求,同时考虑作品对社会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在此,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希望微短剧在何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成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