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界中,收购事件往往充满戏剧色彩和诸多争议。周大福对佐丹奴的收购尝试未能成功,这一事件汇集了众多引人关注的焦点。
周大福收购意愿与目的
周大福计划收购佐丹奴,从市场拓展和成本角度分析,这似乎是一笔合算的交易。估算显示,以25.6亿港元的交易额,周大福可以以每家店1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佐丹奴的2000多家门店。对周大福而言,重点并非跨界转型,而是成本控制。这可能是郑氏家族所有者的策略。然而,在拓展零售网络的过程中,周大福也遭遇了不少挑战。截至2021年底,尽管门店数量增加,但批发业务的收入激增,毛利率却降至历史最低点,资产负债率更是创下新高。
周大福在珠宝领域的拓展遭遇了困境,而收购佐丹奴似乎成了一条可行的路径。然而,这一计划并不简单,公司内部存在不少矛盾。
佐丹奴部分股东的反对
DavidWebb,佐丹奴第二大股东,强烈反对该提议。他在社交平台上指责郑氏家族无耻,并敦促其他股东抵制收购。他认为每股1.88港元的报价远低于公司真实价值,股东们对此难以接受。在商业收购中,若报价未达到股东期望,收购往往难以达成。此外,部分股东原本就无意接受收购,这也是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析师的担忧
分析师的观点不容忽视。他们对于周大福增加对佐丹奴的持股是否有助于佐丹奴自身业务增长持有疑问。这种疑问可能源于周大福在珠宝领域的运营情况。若周大福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比如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大量拓展零售店时利润被稀释,那么它又怎能帮助佐丹奴实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佐丹奴的发展历程
1991年6月,佐丹奴在香港挂牌,次年踏入中国市场。进入21世纪,其股权格局发生变动,创立周大福的郑氏家族逐步增持股份,最终成为最大股东。然而,2006年遭遇快时尚浪潮的冲击,佐丹奴开始走下坡路。此后,公司转型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佐丹奴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尽管曾遭遇困境,但凭借一系列转型举措,如今正迎来强劲反弹。去年,公司净利润上半年和下半年均实现显著增长,这显示出佐丹奴具备独立发展的潜力,并非非得依赖收购。
周大福的经营状况
周大福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在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里,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7%。在内地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9.3%,香港和澳门的销售额也有所减少。摩根大通曾指出,周大福以前以特许经营为主的扩张策略,可能会降低利润率,并使得盈利增长低于预期。在面临这样的经营困境时,周大福试图通过收购来扭转局面,但这种做法可能也让佐丹奴的股东对其收购持怀疑态度。
佐丹奴与周大福的商业关系
这两家公司间的商业往来颇为复杂。郑氏家族已经变成了其中一大股东。不过,他们的收购尝试并未如愿以偿。尽管佐丹奴走出低谷,周大福却正遭遇不少经营上的难题。因此,两家公司的合并之路并不平坦。它们在市场上的走向备受瞩目,是会继续探索合并的可能,还是各自独立发展更合适?大家对这两家公司的未来有何看法?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