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南来北往》在坊子区取景拍摄,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项。这个喜讯无疑是重磅级的。该剧不仅艺术成就显著,还促进了拍摄地坊茨小镇的繁荣,让这个小镇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样的成就怎能不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
一代编剧导演的眼光
起初,编剧高满堂独具慧眼,看中了坊茨小镇。在拍摄前,他就觉得这个小镇有灵气,历史感十足。老建筑和车站仿佛能让人触摸到过往。像高满堂这样的高水平编剧都如此评价,小镇的魅力不言而喻。导演郑晓龙也深以为然,认为坊茨小镇有望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基地。他们的眼光在业内很有分量。若非他们的推荐,小镇可能不会这么快受到关注。他们寻找的正是符合剧情氛围的地方。坊茨小镇被选中,说明其建筑风格与《南来北往》的故事背景非常契合。
这部剧继高满堂、郑晓龙之后,演员名单同样星光熠熠。白敬亭、丁勇岱、金晨等众多知名演员加盟,使得剧集未播先热。剧集通过两代铁路警察的视角,讲述了遍布南北的故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时代变迁。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自不必说,而小镇特有的拍摄场景也为剧集增色不少。
电视剧工农站原型
《南来北往》中多处有真实地点的影子,比如红阳站的原型是坊子站。在剧中,这个站点可能只是故事背景之一,但它实则承载着坊茨小镇的深厚历史和文化。不少观众可能因剧情而忽略了这些原型背后的深层含义。小镇上,那些火车站和老建筑见证了时光流转。从昔日的默默承担运输使命,到如今因剧集而成为热门的旅游点。这些故事背后值得细细挖掘。在漫长岁月中,这些建筑如同沉默的老人,静静讲述着往昔的故事。而今,借助影视的力量,它们又开始向众多游客讲述新的传奇。
小镇成为热门打卡地
电视剧一经播出,其影响力显著超过了预期。坊茨小镇因而变成了众人争相前往的网红景点。据数据统计,从年初到十月底,该小镇共吸引了超过165.95万的游客,同比增长率超过1000%,这一数字相当震撼。不仅如此,它还促进了超过1.2亿元的文旅消费。这一成绩预示着小镇的旅游经济正迎来空前的繁荣。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原因多样:有的是剧迷想一睹剧集拍摄地,体验剧中的氛围;也有不少游客本身就对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抱有浓厚兴趣,因此慕名而来。
一系列旅游新举措
面对游客数量的激增,坊子区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他们不仅完美复制了供销社、国营第一商店、人民照相馆、车站小卖部等热门打卡点,还推出了多种特色文创产品。包括小镇文创雪糕、小镇啤酒、通关文牒等,多达十余种。这些文创产品的推出,对旅游业有着重要意义。游客在游玩时可以品尝到特色美食,也可以购买这些文创产品作为纪念。此外,还精心策划了2024坊茨小镇国潮非遗民俗文化节、第五届潍坊超级模特大赛、坊茨小镇最美形象大使评选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参与。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题,结合“坊子格调拾光漫步”的城市文化特色,我们推出了三条特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经过周密策划,旨在为游客提供新颖、深刻、充满亮点的旅游体验。它们并不仅仅是景点介绍,更是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巧妙融合,让游客全面领略坊茨小镇的独特魅力。
影视产业的带动
这部剧对坊茨小镇影视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坊子区携手影视企业,共同推进了一个占地2383平方米的影视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建成后,将为影视剧组提供专业支持。这里不仅是拍摄地,还将助力潍坊培养更多本土影视人才。当地影视人才得以在家门口找到专业实践机会。得益于这种推动,北京中屋文旅、山东齐鲁文旅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寻求合作。目前,已有国家电网宣传片《照亮》等多达十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完成,并且还有更多影视剧组计划来此取景。
坊茨小镇的未来展望
坊茨小镇的未来展望十分乐观。坊子区打算通过深化影视合作、完善基地建设以及剧本孵化等措施。他们希望建立一个集“影视+文旅”于一体的影视基地。若此目标得以实现,对当地文旅产业的推动作用将非常巨大。小镇可通过影视的流行度不断吸引游客,还能吸引更多影视资源汇聚于此。观察当前国内文旅的发展态势,这种融合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各位认为坊茨小镇未来还能有哪些创新性的文旅项目吸引大家?欢迎点赞、转发、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