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常秀在影坛独树一帜。他在见面会上对电影解读的方式颇引人关注,这种不依赖理论来构建电影偶然性的方法令人好奇。这便是他电影风格的独到之处,也是我们想要探究其创作思想的入手点。
洪常秀早期访谈与新作对比
早期在《埋葬一条金鱼:洪常秀的电影》里,他的形象与现在截然不同。那时的访谈揭示了他的创作心境,而现在的新作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新作里,他常常提到自己变老了,比如在解释《在水中》的模糊画面时,他就说是因为自己的视力不佳。这种古今对比,展示了他多年来的创作心态和关注点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让长期追随他的观众,既感到陌生,又觉得熟悉,带来了一种微妙的感觉。
风景在近作中的角色
洪常秀的新作中,风景描绘更为丰富。昔日,塞尚的苹果画中仍透露着鲜艳的色情与希望;如今,圣·维克多山变得朦胧而神秘,充满了自然的真谛。《在溪边》等作品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风景不再仅仅是背景,它们更多地参与到叙事和氛围的营造中。在这些作品中,风景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氛围美学,使得之前作品中聚焦于人物日常细节,如酒桌姿态的情景发生了转变,观众的目光开始投向更广阔的视野。
洪常秀与后印象派影像风格
他的最新作品系列呈现出后印象派的画面特点。这种风格因其特有的朦胧美而闻名。在《在溪边》的结尾,溪边的场景就体现了这种朦胧。画面聚焦在金敏喜的近景,她描述前方空无一物,颇具象征意义。从整部电影到每一个局部画面,都流露出后印象派那种不拘泥于精确写实、追求意境表达的风格。这种风格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艺术韵味。
叙事弱化与真实感
洪常秀对叙事的简化手法值得深入研究。他在《在溪边》和《旅行者的需求》的海报上直接展示故事梗概,这表明他对叙事的完整性似乎并不十分看重。在《在溪边》中,金敏喜的情感真假难以分辨,但她依然能感受到蓝天,这让故事的主线显得不那么关键。而且,舅舅与男学生导演之间的故事情节,很多细节并未呈现,留下了许多空白。这种叙事上的选择是否暗示着他想要摆脱传统叙事,传达一种不同的真实感,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电影与现实关系的态度
现实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个词汇。面对观众对电影与现实关系的提问,他直接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他的这种观点来看,他似乎希望语言能够消逝,只留下最原始的画面。他的电影,如《在水中》的混沌感与《旅行者的需求》的诗意,正是在摒弃语言、脱离现实词汇后的展现。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酒桌上的姿态等传统叙事手法,这或许是他对于电影与现实关系有独到见解的体现。
小团队拍摄背后的考量
在《在溪边》的讨论会上,他提到,他们这个小机器、小团队之所以这样拍摄,是因为这符合他个人的情感。他挺羡慕画家那种可以独立创作的状态。现在,他或许也能像画家那样进行创作,也许在看到塞尚的《圣·维克多山》时,会有相似的感受。这种创作方式,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他风格的改变?这种像画家一样自由、随性的拍摄方式,究竟在他电影画面和风格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家对洪常秀的电影创作方向有何看法?是认为它会越来越受限于小众,还是有望开创一种全新的电影风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赞并转发,同时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