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医保谈判成效显著,共有117种不在目录内的药品加入,还有91种新药被纳入医保范围。这些成果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关注。

国产药品进医保成果显著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中,国产药品表现抢眼。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65种属于国产,占比超过七成。这一现象凸显了我国制药业的进步。得益于国内药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等努力,众多国产药品的质量与疗效已达标医保要求。国家对国产药品的重视,也是这一成果显著的重要因素。这不仅为国内药企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患者有机会使用更多性价比高的国产药品。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医药产业的进步。

创新药放量的关键

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出炉:91种药品新增,国产药品占比超70%  第1张

医保目录的纳入对药品市场扩张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创新药物,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的负责人指出,大部分创新药一旦被纳入目录,就能迅速扩大销量。以不少创新药为例,研发费用高昂,患者难以负担,若能进入医保,药品价格降低,患者便有机会使用。一旦进入医保,更多医院将选用这些药品,例如氯巴占片这类罕见药物,未进入医保前很难在医院使用,而医保的纳入则实现了患者和药企的双赢局面。

创新药的大规模纳入

今年新药纳入医保的成果显著,共有38种FIC级别的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这反映了医保目录调整的一个趋势。随着国内医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新药加入医保,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水平。比如,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的创新药物,进入医保后能惠及相应的患者群体。这也体现了国家医保制度与时俱进,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特点。

集采腾挪空间助力医保调整

国家实施集采等政策,为新药进入市场开辟了5000亿元的资金空间。这批资金规模庞大,影响深远。若非此条件,众多新药,包括创新药物,难以纳入医保范畴。正因有了这资金支持,医保目录的调整才能更加合理地安排新旧药物的替换,使更多有价值的药品进入医保体系,从而在医保框架内实现医药资源的优化分配。

医保药品质量和价值的考量

医保目录的更新不仅扩大了药品覆盖范围,还特别重视药品的品质与价值。以新型重型精神病注射剂为例,每剂能持续六个月,与每月注射一次的旧款相比,它显著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鉴于医保资金有限,我们有必要优先纳入性价比高、疗效显著的药品。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疗效、患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及其相互联系。

医保目录落地的推进

国家医保局在加快目录实施上采取了多项举措。各地定点医疗机构需按原则在明年2月底前举行药事会,调整用药目录。对于难购药品,可先在药店备货。同时,药品流向监管也在加强,比如加强网络售药监管和医保追溯码的使用。这些措施既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又确保患者能及时用上医保药品。各位读者,你们认为这些措施会对你们购买医保药品带来哪些最直接的变化?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不妨点赞和分享。

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出炉:91种药品新增,国产药品占比超70%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