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能否成功回归社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马鞍山监狱积极行动,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服刑人员提供了重返社会的希望。

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服刑人员若想将来重返社会,掌握一项职业技能至关重要。在社会上,若缺乏一技之长,连生存都成难题,更别提那些曾服刑的人,他们找工作本就充满挑战。以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为例,就业竞争激烈,无技能者大多只能从事低薪且劳累的工作。对服刑人员来说,掌握技能或许能改变他们未来的命运,避免重蹈犯罪覆辙。这对个人意义非凡,对社会的稳定和谐也至关重要。此举更是体现了人性化改造的理念,为服刑人员提供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马鞍山监狱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服刑人员再就业,3793人获证书  第1张

职业技能培训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这能让服刑者在服刑期间有所作为,追求新的目标。这样,他们就不会消极地度过服刑期。比如,当他们掌握了中式厨艺等技能,他们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成就感,同时也能重建自信。

马鞍山监狱的培训历程

马鞍山监狱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服刑人员再就业,3793人获证书  第2张

自2009年起,马鞍山监狱便开始关注对服刑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经过多年,许多服刑人员因此受益。截至目前,已有3793人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数字并非孤立,它彰显了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涉及的技能领域广泛,包括电工、服装设计、数控机床、书画艺术和烹饪等。以电工培训为例,服刑人员掌握了电路安全及基本线路安装知识,这为他们在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这些技能,旨在迎合服刑人员的兴趣,并满足未来社会对各类职业的需求。

专业教学资源的引进

马鞍山监狱恪守“务实、实用、有效”的原则。为确保培训质量,监狱携手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校配备了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合理的课程体系。此外,监狱还主动引入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并邀请行业专家进监传授技艺。以中式厨艺培训为例,专家们带来了前沿的业内知识。他们熟悉市场流行的菜肴和口味,也了解现代厨房的管理规范。服刑人员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烹饪技艺,还了解了行业知识。专家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对当地餐馆受欢迎的菜品,会详细讲解制作技巧,为服刑人员将来就业提供了实用技能。

与传统改造教育模式不同,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尝试。以往可能更侧重于思想上的教育,而现在,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社会资源的融入,使得服刑者能更有效地为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做准备。

马鞍山监狱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服刑人员再就业,3793人获证书  第3张

中式厨艺培训的具体情况

中式厨艺培训课程中,共设120个课时。服刑人员在其中收获了众多知识。他们掌握了包括白案面点和多种菜肴如小炒肉、红烧肉、宫保鸡丁等在内的制作技巧。师傅讲解细致入微,从基础火候和油温的掌握,到出锅时间和摆盘配料的把握。教学还融入了地方特色、顾客口味和消费潮流。服刑人员边学边实践,实操环节如洗、切、炒等均十分认真。当看到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出锅,这些服刑人员或许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曙光,因为他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味。

服刑人员因此会受到长远的影响。厨艺是一项能够直接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艺,若他们刑期结束后希望进入餐饮业,这些技艺将成为他们进入行业的钥匙。此外,掌握这门技艺还能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用美食来消解过去的消极情绪。

考核与成果

马鞍山监狱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服刑人员再就业,3793人获证书  第4张

培训完成之后,必须进行专业考核。监狱邀请了市里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来实施测评,测评内容涵盖理论和实际操作。首先,对参训者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比如食材营养搭配、各种菜系的特点等。接着,实操测试直观地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效。评分和排名的过程非常严谨。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国家技能等级证书。这个证书对服刑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重返社会的关键。根据以往经验,持有证书的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找到工作的机会远超未获证书者。

服刑人员的心声和监狱的展望

培训落幕,众多服刑者吐露了心底的真情。许多人觉得这次培训难得可贵。其中一人说,培训让他体验到了人间的气息,刑满释放后想用所学烹饪手艺为家人烹制一顿团圆饭,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外,也有服刑者表示,将更积极地投入改造,力求早日重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就在于此,它不仅教授一项技能,更在服刑者心中种下了激励与改变的种子。

马鞍山监狱的未来规划为服刑者带来了新的期盼。监狱将不断加强与地方的联动,紧密围绕服刑者的就业需求,切实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水平。这一举措将惠及更多服刑者,助力他们更顺利地重返社会。

是否觉得,职业技能培训理应成为监狱改造的常规手段之一?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