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记载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其中涉及的白帝、赤帝二帝的含义非同寻常。此外,还展现了刘邦对黑帝的处理,这一情节颇具趣味,同时也揭示了刘邦的勃勃野心。

刘邦斩白蛇起义背后的帝说

刘邦曾斩杀白蛇发动起义,这一事迹在《史记》中有所记载。那白蛇被誉为白帝子,而刘邦自称为赤帝子。这种说法源于秦朝对上帝的祭祀,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氛围中,刘邦的起义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让人感觉他拥有天命。在那个时代,人们对神灵之事充满敬畏。刘邦借助神话,如同陈胜吴广起义时利用篝火狐鸣一样,为自己的起义增添了合理性和正当性。

三国演义提及高祖斩白蛇起义 背后赤帝白帝在秦朝祭祀中的渊源及刘邦的疑问  第1张

而且,这种说法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紧密相连。在秦朝统治时期,民众对新的秩序充满渴望。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起义言辞,在民间迅速流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刘邦的行列。

刘邦问询秦朝祭祀之帝

刘邦击败项羽后返回关中,他向大臣询问秦朝祠庙祭祀的帝是谁。大臣回答说是白帝、青帝、黄帝、赤帝。刘邦接着追问,既然有五位帝,为何秦朝的祠庙只有四位帝的塑像。这个问题颇有深意。刘邦似乎在思考自己在这五帝中的位置,以及天意对他的预示。那时他虽然只是汉王,但他的心思早已超越了王位。他试图弄清楚自己与五位帝的关系,这体现了一个有远大抱负者的远见卓识。

刘邦自封黑帝的狂傲之举

大臣对秦朝为何仅有四帝祠的回答无言以对时,刘邦宣称自己已知晓这是在等待他成为第五位帝王,并计划建立黑帝祠,同时继续使用秦朝的祝官和旧有礼仪进行祭祀。这举动实属狂傲。那时他尚未称帝,却已萌生近乎僭越的念头。他不满足于仅是汉王的身份,渴望在神权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时,他的这种心理相当大胆,因为古人普遍对神灵怀有敬畏之心。他此举显露了他对最高权力的强烈渴望。

在那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各方势力争斗激烈,争夺地盘和声望。刘邦则另辟蹊径,觊觎神权,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他渴望在民众心中树立起超越他人的形象,精神上征服众人。

黑帝的多种身份探究

三国演义提及高祖斩白蛇起义 背后赤帝白帝在秦朝祭祀中的渊源及刘邦的疑问  第2张

黑帝的身份有多种解释。在唐朝,人们认为黑帝就是颛顼。而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孙子竹简上,黑帝被描述为被黄帝征讨过的部落首领之一,后来又归顺于黄帝。《九天玄女传》中则称黑帝是葛天氏的后裔,自称黑帝。在道教里,黑帝更被尊为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无论如何,黑帝在各种传说和记载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这位在神话故事中享有崇高地位的神祇,刘邦却敢自比,这一举动再次彰显了他的勃勃野心。在普通百姓眼中,或是在古代人的宗教观念里,这样的自比行为都显得十分惊世骇俗。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渴望出人头地、统治天下的坚定意志显露无疑。

刘邦的心志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胜

刘邦篡位成为黑帝,这表明他的志向远不止于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透露的不甘平庸。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是反抗社会阶层固化的一种呼声,而刘邦的志向却是直指帝王与神灵的至高地位。他不仅想在人间建立自己的统治,更想在宗教神权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野心远比陈胜吴广起义时的口号所表达的更为宏大。

他在尚未完全统治天下之际便怀有如此宏愿,这充分说明他的目标和野心自始至终都极为宏伟。而且,他始终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布局。

刘邦这些举动背后的深层意义

刘邦此举对其日后发展影响深远。思想上,他渐渐在民众心中树立起非凡形象。文化层面,他着手构建专属神话体系。政治上,他以此笼络人心,吸引更多人追随。长远来看,这对他建立汉朝后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建设及巩固统治大有裨益。

大家觉得刘邦这么做,是不是个十分高明的决定?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也请你点个赞,并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三国演义提及高祖斩白蛇起义 背后赤帝白帝在秦朝祭祀中的渊源及刘邦的疑问  第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