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威新能源成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光伏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第1张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环评审批常常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两个月前,中威新能源的生产线还是一片空白,环评审批的难题让企业的发展遭遇了重重阻碍,这种难题也是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行政审批速度不满的集中体现。

中威新能源成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光伏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第2张

企业环评审批的坎坷之路

中威新能源之前遇到了无法开始建设的问题。因为没有申请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指标,项目所需的关键材料缺失,导致环评审批未能通过,开工不得不延期。他们虽然租用了生产车间和设备,但由于法人身份不同,需要按照新建项目的特殊流程申请,这也导致了关键材料的缺失。这反映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非轻易能解决,比如材料收集不完整这样的问题在众多企业中普遍存在。而且,如果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审批所需时间过长,项目开工甚至可能推迟到明年二月,这对企业来说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项目延期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在光伏领域,硅片供应紧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从项目启动到产品完成仅需四五个月。面对这样的时间压力,中威新能源难以承受,众多企业亦难以承受这种延误。

成都市的帮扶举措出台

成都市今年启动了“深入企业、解决难题、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的活动。9月6日,成都市和双流区的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到中威新能源公司提供服务。此举消除了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隔阂,展现了政府积极行动的决心。

政府为企业环评手续提供了专业预审和设立了快速通道。这并非仅仅是政策层面的服务,而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发展急需政策扶持的敏锐洞察。他们旨在从源头解决企业难题,营造有利的发展氛围。

中威新能源成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光伏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第3张

专家预审与绿色通道并行

在实施过程中,专家预审扮演了关键角色。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在与企业沟通的次日,便迅速组织了专家小组与环评报告编写人员进行了会面。专家们的加入确保了报告的专业水准和精确度。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专家预审,企业环评报告仅用3天便顺利完成,这在以往是没有想到的快速。

绿色通道确保了审批流程的高效。各个环节并行推进,实现了“受理即公示即审批”。这样的操作显著减少了环评审批所需时间,是多个部门协作高效成果的典型例子。对其他地区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寻求类似改革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企业最终顺利开工

一个月后,企业的环评得到了正式批准。随后,项目一期中单晶硅片光伏生产线正式启动。这对中威新能源而言,是扭转局面的重要转机。企业若能迅速投入生产,便能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避免被市场所淘汰。这一成果,正是多方面积极合作努力的结果显现。

企业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助力下成功启动,这同时也给员工们注入了信心。工人们找到了工作,企业确保了盈利,这一切都是通过逐步扶持而产生的连锁正面效应。

推广改革助力更多企业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已全面推行专家预审制度,设立了重大项目的快速审批绿色通道,使重大项目审批速度提升了30%。这一改革不仅对中威新能源有益,而且在成都市范围内将产生深远的正面效应。

中威新能源成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光伏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第4张

成都将着手编制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关键行业的环评报告编制与审批的一站式指南。此举旨在为企业在处理环评相关事务时提供明确的、规范的操作流程,从制度上切实缓解企业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的难点。

企业发展与政府支持的关系

企业成长需要政府的助力,实际上,我国许多企业在成长途中都会遇到各种行政审批的挑战。像中威新能源这样获得政府精准扶持的企业,确实很幸运。

你们觉得你们所在的城市企业也能享受到这样的有力支持吗?欢迎留言交流。觉得文章有帮助的话,不妨点个赞,也请分享给更多人。

中威新能源成都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光伏生产线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