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起因长时间浸泡或变质的黑木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背后,存在一种危险的毒素,名为米酵菌酸。那么,这种毒素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我们必须深入了解。
米酵菌酸的来源
椰毒假单胞菌能产出米酵菌酸。这种菌类广泛分布,土壤和植物中都有它的存在。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摄氏度,而在大约26摄氏度的温度下,它最易制造米酵菌酸。因此,不少地方都可能成为这种细菌产生毒素的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环境中可能就有这种细菌,一旦条件适宜,就可能产生米酵菌酸。这表明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了这种有毒物质的来源。
食物极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的侵袭,若被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其后果不堪设想。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食物来源的污染保持警惕。
米酵菌酸对高温有很强的抵抗力,即便在高压锅中煮沸,其毒性也无法被破坏,浸泡和清洗也无法消除。这种特性使得它在食物中一旦出现就十分难以处理。它就像一个潜藏极深且难以根除的敌人,无声无息地潜伏在食物中,随时可能对食用者造成伤害。
这种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危害极大,因为普通的烹饪方法无法将其消除。这警示我们,仅依赖传统的清洗和烹饪方法来预防米酵菌酸中毒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做好预防工作。
中毒后的症状
米酵菌酸食物中毒来得迅速。症状出现的时间不长,可能仅需30分钟,也可能长达12小时,极少数情况下会持续1至2天。患者通常会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以及轻微腹泻,还可能伴随头晕和全身乏力。这些症状看似轻微,实则只是病情的开端。
病情严重时更加恐怖,会出现黄疸、肝脏增大、皮肤下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呕吐血液、尿液变色、尿量减少、意识模糊、情绪烦躁,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而且通常并不伴有发热。其平均死亡率在68%到89%之间,有些中毒事件的死亡率甚至高达100%,这无疑是一个极高的死亡率,令人感到十分恐惧。
没有特效解毒药物
米酵菌酸中毒后,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其危害甚重。若遇疑似中毒情形,务必严格遵循正确处理方法。首要任务是立刻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迅速诱导呕吐,以排出胃内物质,降低毒素吸收和身体伤害。同时,应迅速就医,接受针对性治疗。此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毒素一旦发作,人体就只能依靠自身机能来抵御这种强烈的毒素。
相关高危食品
南方众多发酵食品,诸如汤圆、吊浆粑、糍粑等,以及河粉、肠粉等湿米粉,还有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以及马铃薯粉条、甘薯面、未晒干的鲜银耳、泡发的银耳或木耳等,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这些食物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风险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
食用这些食品时,若不留意,很可能会触发食物中毒。即便是像湿米粉这样的食品,感官上看似正常,即便过了保质期,也应特别小心,严格依照保质期来食用或销售。
预防中毒的措施
购买湿米粉等食品,务必通过正规途径。这类食品的保质期限一般为24小时,即便外观未变,过期后也不宜食用。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需检查其感官特征,发现变质则不可食用。泡发这些菌类时,应用干净的水,且泡发时间不宜超过两小时,避免过夜。泡发后应尽快烹饪食用,避免食用新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将风险降至最低。
你是否察觉到米酵菌酸中毒的危险可能就在身边?请大家广泛传播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增强警觉,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