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瑞典一家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在美国提出破产申请,这一消息让人感到十分意外。这家公司背后拥有众多知名投资者的支持,其破产无疑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而且,它曾一度被看作是建立欧洲自主电池供应体系的关键。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战略上的失误,还是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这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曾被寄予厚望的企业
这家企业一度被视为在欧洲构建电池产业链的希望之光。它得到了高盛、大众、西门子以及瑞典养老基金AMF等众多强大力量的扶持。自2019年起,高盛便开始投资,直至破产申请时,仍持有19%的股份。欧洲投资银行也曾提供贷款支持,而大众更是计划与其共同打造一座大型工厂。在众多助力之下,它本应迎来快速发展的局面。
现实往往残酷无比。最终,企业不得不走上了破产重组的途径。这究竟是源于企业自身经营上的问题,还是因为市场环境过于恶劣,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建设工厂坎坷多
谢莱夫特奥工厂的建设过程颇为曲折。该工厂于2019年开始动工,原本预计2021年初就能生产出电池,然而实际上,直到2021年12月底才成功生产出第一块电池。这一延误时间远超了最初的预期。
然而,从产能数据上看,情况依然令人沮丧。截至2023年前九个月,实际产量还不足计划产量的一小部分,与最初设定的16GWh目标相去甚远。在这种建设进度迟缓、产能未达标的压力下,企业的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背后的国际竞争压力
全球锂电池的制造分布同样产生了作用。我国在全球锂电池生产中占据了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亚洲,特别是我国,在锂电池领域具备显著的竞争力。
欧洲意图培育本国电池制造业,以掌握产业链主导权、保障就业岗位并实现盈利。然而,亚洲在产业链配套及人才储备方面明显更胜一筹。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欧洲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他欧洲电池企业情况也不乐观
欧洲的其他电池公司同样遭遇困境。比如,ACC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电池工厂建设被迫搁置。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销量减缓,而且成本高昂,因此评估业务合理性时,只能暂时中止这些扩张项目。
斯洛伐克的电池公司有志于拓展至整个欧洲,但目前仅是达成了一项意向协议。总体而言,欧洲的电池产业进展迟缓,遭遇了许多挑战。
市场需求与欧洲份额预测
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对电池的需求量将急剧上升,达到2600亿个左右。然而,在这巨大的需求中,欧盟预计能占据的份额仅为17%左右,大约是443亿个。根据现有数据,即便欧洲的电池制造商全力以赴,他们未来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将相对较小。
在这种市场规模所占比重有限的情况下,众多企业在进行建设与研发时往往更为慎重,然而这种谨慎态度又反过来制约了它们的发展步伐。
破产背后的问题与反思
瑞典这家公司倒闭影响广泛,涉及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这难道不是表明在欧洲推进本国电池产业时,某些决策或方向可能出现了偏差吗?
读者朋友们,欧洲在打造本国电池产业的过程中遭遇了重大挑战,看来要想在这一领域实现自主发展,难度确实不小。不妨在评论区展开讨论,交流看法。同时,也期待大家为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