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并不直接等于艾滋病,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地方。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常常会引起对HIV感染者的不当歧视和过度恐慌。实际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弄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

HIV和艾滋病的定义区别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长期作用下会削弱人体的防御能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指HIV感染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并伴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情况。在我国,每天都有新的HIV感染者出现,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感染者被诊断出来。这些感染者目前只是携带HIV病毒,还未发展为艾滋病患者。

感染了HIV后,会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若不进行治疗,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病情才会恶化成艾滋病。以发达国家为例,由于能早期检测出病毒,并且有良好的医疗干预,许多患者的病情在多年里并未恶化至艾滋病阶段。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10个艾滋病真相一次说清  第1张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的简单接触,如握手或拥抱来传播。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等体液中。我们的日常皮肤接触是安全的,因为健康的皮肤可以阻止病毒进入。根据统计数据,正常的社交互动从未导致过艾滋病感染。比如说,我们在街上不小心接触到艾滋病患者,也不会被传染。此外,血液中的HIV在蚊子的消化系统中会被灭活,因此蚊子叮咬并不是艾滋病传播的方式。

性接触传播中,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存在较高风险。母婴传播也是其中一种方式。然而,通过孕期抗病毒治疗、合理选择分娩方法以及避免母乳喂养等阻断措施,母婴传播的风险已被降至2%以下,这对无数家庭来说是一大福音。

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10个艾滋病真相一次说清  第2张

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意义

艾滋病尚无法彻底根治,不过,借助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即常说的鸡尾酒疗法,能够减少患者体内的HIV病毒含量。在非洲等地艾滋病较为普遍的区域,那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其免疫系统正逐步恢复,能够有效抵御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生活品质显著改善。

经过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身体状况能够维持相对良好,法律确保了他们享有正常工作和学习的权利。在一些发达国家,许多艾滋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像常人一样正常工作与生活。

日常接触会不会感染

使用餐具与艾滋病患者一起用餐不会导致感染。虽然HIV病毒在唾液中能被检测到,但含量极低,不足以引发感染。此外,HIV在离开人体后,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失去活性。类似地,共用游泳池或公共浴室也不会传播艾滋病。这些现象都是根据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特点来解释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艾滋病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往往源于恐惧和误解,而这些行为缺乏科学依据。

大家要清楚,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学府,与艾滋病感染者日常接触并不会带来感染的风险。

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10个艾滋病真相一次说清  第3张

HIV感染者与疫苗接种

HIV患者可以接打一些疫苗。例如,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一般都能安全接种。但接种减毒活疫苗时要格外小心。比如,麻疹、风疹、水痘等减毒活疫苗,HIV患者接种后,因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疫苗中的减毒病毒可能在体内繁殖过多,从而引发感染。

接种疫苗的时间点及种类,应依据个人的免疫状况和疫苗特性,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决定。比如,一名HIV患者想接种一种减毒活疫苗,医生对其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建议他暂时不要接种,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于艾滋病传播的特殊情况

艾滋病通常不会因亲吻而传染,这是因为唾液中病毒的浓度相当低。然而,在特定情况下,比如两人口腔都有伤口,比如双方都患有严重的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那么含有病毒的血液就可能通过这些伤口进入对方的体内,这样就存在了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很多人对此并不清楚,错误地认为亲吻就会导致艾滋病传染。

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10个艾滋病真相一次说清  第4张

你了解吗?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还有其他哪些举动可能被人误解为会传播艾滋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