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戈平的化妆品在经过8年的努力,6次尝试IPO后,终于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审核。这个喜讯让人振奋,有望成为“港股国货彩妆第一股”。然而,这一过程充满艰辛,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这些正是毛戈平在新的征程中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上市之路的漫长与艰难
毛戈平的化妆品品牌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历经坎坷。历经8年,6次尝试IPO,这样的持久努力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坚持。公司遭遇了不少不为人知的挑战,不得不频繁调整经营策略,整理财务资料等,工作繁重复杂。在此期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演变,它在这样的环境中持续尝试IPO,终于迎来了今日的聆讯通过,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品牌,在众多外资品牌和海外上市的中国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在竞争中不断前行的精神更显其不易。
观察整个市场的发展态势,我们发现化妆品领域竞争尤为激烈。在我国,不仅国际大牌化妆品品牌在争夺市场份额,本土彩妆品牌也在不懈奋斗。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中,毛戈平若想凸显自身优势、打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就必须通过上市这一途径来提升企业形象和综合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即便面临重重困难,毛戈平仍坚持尝试IPO的关键原因之一。
股权集中背后的风险
毛戈平家族在IPO前掌握了公司89.31%的股份,股权高度集中使得他们在公司决策中拥有显著的话语权和控制力。这种情况下,公司可能在确定发展方向时,难以全面考虑中小股东和其他人的意见。这样的决策模式可能会导致公司更加趋向于家族化思维,从而对公司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在企业管理领域,过度的股权集中可能会引起公司内部管理的失衡。比如,当公司面临业务调整或大额投资等关键决策时,可能会仅凭家族成员的单一意见作出决策,这会导致缺乏多元化的专业分析和讨论,进而可能损害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
研发投入的短板
2024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迎来了转折点,然而毛戈平的研发投入占比却依然低于1%。与华熙生物和上美股份相比,这两家公司在研发费用上的增长以及研发费用率的提升,都远超毛戈平。在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当下,研发是确保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研发资金不足,毛戈平在产品创新、新原料应用和市场趋势适应等方面可能落后于其他公司。以抗衰老、美白等热门功效为例,若缺乏研发支持,新上市的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消费者可能会转向购买技术含量更高的其他品牌化妆品。
高派息的得失
2024年二月和四月,毛戈平所派息款总计达10亿,其中大部分归入毛戈平家族。近两年来,公司盈利共计10.16亿,这两次派息几乎将全部利润分配完毕。对毛戈平家族而言,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然而,对公司而言,这无疑减少了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
这些资金在企业内重新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增强研发力度、提升市场推广,或是拓宽业务领域。然而,这样的高比例分红可能导致公司在一些成长的关键时期资金短缺,进而可能阻碍其未来的发展势头。
产品线与营收结构的单一性
旗下两款主要产品在2024年上半年带来了约33%的销售额,构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平价品牌“至爱终生”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占比仅有0.7%,其增长速度仅为2.1%,相对较低。过分依赖高端产品带来的收入并非理想状态。
市场对这类高端商品的需求一旦减少,或是遭遇竞争对手的替代,公司的整体收入便会遭受重大打击。此外,平价品牌收入低、增长缓慢,也揭示了公司在低端市场布局的失败,未能有效运用高端和低端产品线来分散市场风险。
销售和营销费用的投入考量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在总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例。2024年上半年,营销推广的开支几乎达到了2023年全年的规模。虽然加大营销投入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持续的高额营销费用可能会减少利润或影响其他关键成本的开支。
当公司收入和盈利增速减缓,同时看到同行业其他品牌利润也在减少,我们是否应当考虑调整营销资金的分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等领域?这无疑成为了毛戈平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毛戈平的化妆品已顺利通过港交所的上市审核,但前方还有诸多挑战。对于毛戈平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期待大家的评论和交流,也欢迎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