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闻粗粮对健康有益,但粗粮口感较为粗糙,难以入口。因此,“粗粮细做”这一做法应运而生。然而,你或许不知道,许多看似便捷且美味的粗粮做法实际上对健康存在潜在风险,这确实让人感到十分矛盾。
粗粮打粉不健康的原因
粗粮磨成粉确实方便,吃起来也更细腻。然而,这种方法也有隐患。谷物磨得越细,消化吸收越快,原本的低GI食物可能就变成了高GI食物。比如,燕麦原本是低GI的,磨成粉后,血糖会快速上升。特别是老年人,他们本身血糖调节能力就弱,这种吃法会让血糖更难控制。再者,市面上很多粗粮粉,虽然打着粗粮的招牌,但实际上却掺杂了不少精面粉等成分。
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即便粗粮粉味道佳,但若对其对血糖的潜在影响不够重视,持续食用可能会造成健康隐患。长期血糖水平过高,有可能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症。
八宝粥和八宝饭的血糖隐患
八宝粥与八宝饭,配料众多,却并非适合所有人。制作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糯米、红枣等食材。以糯米为例,它含有大量支链淀粉,对血糖的升高作用显著。不少家庭为了追求软糯的口感,会长时间煮制。然而,糖尿病患者若食用,无异于摄入高糖食物。在社区的糖尿病健康讲座中,医生常会特别提醒患者应避免此类食物。此外,一些餐馆为了提升口感,还会在八宝饭上加入大量糖油,导致食客摄入更多不健康成分。
从血糖管理或是维持健康体重来看,八宝粥和八宝饭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或是那些致力于血糖控制的人们。
粗粮制品伪粗粮真相
市面上有些产品自称是粗粮,但实际上粗粮的含量并不多,主要成分还是精制小麦粉。比如某些粗粮饼干,尽管名字中带有“粗粮”二字,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精制小麦粉可能超过一半。为了改善口感,这类产品还会添加大量油脂和糖分。在超市购物时,许多消费者误以为购买了健康粗粮产品,却不知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商家的营销圈套。
从营养摄入的角度分析,这种食物既无法带来粗粮的健康好处,又可能引发油脂和糖分摄入过量的隐患。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同时也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等健康指标的管理。
粗粮制成膨化食品的问题
将粗粮制成膨化食品,表面上看像是新奇的饮食方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样做不仅会使得粗粮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而且商家为了追求口感,往往会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常常能见到这类粗粮膨化食品在售。孩子们喜欢它们,但家长们需留意,偶尔吃点尚可,若将其作为主食则不宜。
粗粮含有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原本处于天然状态。但经过膨化处理,这些有益成分所剩无几。此时,食品中更多的是热量和添加剂,它们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不分体质吃粗粮的危害
体质各异的人对粗粮的承受力各有不同。比如,血糖较高的人适合食用荞麦和燕麦,而末梢循环不佳的人则宜吃黑米,肠胃不适者则适合小米和大黄米。然而,有些人吃粗粮时并未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听说粗粮有益,便随意食用。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若胃肠道功能不佳的人长期食用不易消化的粗粮,会加重肠道负担,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等问题。就好比办公室里的白领,很多人因久坐导致肠胃功能减弱,但看到社交平台上宣扬粗粮能减肥,便天天吃粗粮,结果身体却感觉不适。
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我们应挑选合适的粗粮,切勿盲目效仿他人。
粗粮的正确吃法
混合多种粗粮,分三次餐来吃更为合理。依据饮食指导原则,成年人每日对谷物的摄入量有具体规定。比如,早餐可以来一碗燕麦粥,午餐则选择杂豆饭,晚餐则可以吃红薯。若粗粮食品水分较少,需适量增加饮水量。例如,那些干硬的玉米窝头,若不适量多饮水,可能会影响肠道消化。
若平时以肉食为主者欲增粗粮摄入,应逐步提升。老年人、儿童、贫血患者、肠胃功能较弱者以及肾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粗粮。此外,使用高压锅煮粗粮有助于保留营养素。这些都是食用粗粮时需留意的细节。
你是否曾因不当的杂粮食用而感到身体不适?为了亲友的健康,不妨点赞并转发这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