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均寿命和孕产妇、婴儿的死亡率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这些成果为民众的健康安全筑起了稳固的防线。这些喜人的成就,充分展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努力的成效。

人均寿命与母婴健康

我国人均寿命预期已达到78.6岁,这是值得自豪的成就。这一成就的获得,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还有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稳步提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每10万人中15.1例,婴儿死亡率降至千分之4.5,这些数字都反映了我们对母婴健康的重视和呵护。母亲和婴儿是社会的未来,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关爱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卫生机构增加

2023年接近尾声时,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有所增加,达到了37867家。其中,医院的数量也相应增长,新增了1379家。因此,可供人们就医的地点变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新建的医疗设施都让居民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这一变化显示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数量上的持续改进,无疑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床位与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长

床位总数已超百万张,每千人中分配的医疗床位有7.23张,数量有所增加。这使得患者有了更多住宿选择。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数增加了八十三万,医院中的卫生技术人员达七百七十二万三千人。这些新增的卫生技术人员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他们能更专心地投入到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中。

乡镇与社区医疗卫生情况

乡镇卫生院的床位和工作人员数量都有所增加,床位数上升了4.9万,人员数上升了7.5万。这样的变化让乡镇居民能享受到更佳的医疗服务。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数量也增加了6.0万。这一举措促进了社区医疗的发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就医,有效缓解了日常的小病小痛等健康问题。

诊疗人次与费用变化

2023年,我国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数大幅增加,总数已超95.5亿。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和村级卫生所的诊疗人数也在稳步增长。同时,上门服务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多。值得关注的是,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但门诊费用却有所上升。这一变化揭示了医疗费用的新动向,而这种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医药与公共卫生

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中医医院和诊所的数量不断增加,床位和医护人员总数也在持续扩大。同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也在增多。这些变化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医药的进步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各位有何高见?欢迎点赞、分享和留言交流。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