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发布的《中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颇具特色,它让我们得以详尽了解农产品产地冷链的进展。这份报告凝聚了农业农村部众多辛勤付出,其中的数据也颇为引人注目。

调查指标设置

调查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广泛的覆盖面。去年,农业部首次将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纳入考察范畴,包括果蔬、肉类、蛋奶和水产品等关键种类。此举显示出官方意图从多个角度了解产地仓储保鲜的实力。调查内容涉及18个关键指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产地仓储保鲜能力及全年低温处理量,从而直观展示各类农产品的基础冷链状况。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不同农产品在储存和保鲜方面的异同,对冷链系统的规划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全国仓储保鲜规模

全国各地的仓储保鲜设施总规模已超三千零七十四万二千七百立方米,仓储保鲜总能力达六千六百九十四万五千吨。有趣的是,这些数据在不同地区的占比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占比29.6%,中部地区占比19.5%,西部地区占比42.7%,东北部地区占比仅8.2%。这样的比例分布揭示了各地域的生产特点和需求差异。比如,西部地区地域宽广,农产品产量丰硕,因此在其仓储保鲜规模中占比相对较大。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源分配以及各地区在仓储保鲜方面的差异现状。

农产品低温处理率含义

农产品产地的低温处理率是个关键指标。它展示了生鲜农产品在产地冷链环节的综合比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实际低温处理后的农产品重量与理论上需要低温处理的重量来衡量。这相当于一把检验冷链建设是否达标的标尺。比例高则意味着冷链建设完善,运营状况良好。比例低则揭示了冷链建设的不足之处。这个指标被《“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采纳,同时也显示了整个行业正朝着科学化、数据化的方向进步。

数据对比彰显发展

对比2020年和2023年的数据,我国农产品在产地进行综合低温处理的比例有了显著提升。2023年处理率已达32.0%,较2020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低温处理率分别是24.0%、80.0%和83.0%。这些数据背后,多由设备投入增多、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相关部门管理成效提升等因素促成。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冷链物流的积极发展趋势,各类产品的处理率数据也为各自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产地冷链发展的意义

这种技术能有效降低农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尤其是对那些保鲜期较短的果蔬来说,作用尤为显著。在偏远地区,一旦建立了完善的冷链系统,农产品就能延长销售时间,避免迅速变质。比如云南某些山区的水果产地,过去由于缺乏冷链,很多水果还没来得及运出就腐烂了。冷链设施完善后,农民的损失显著减少。此外,这还有助于农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甚至那些品质优良但易腐的农产品也能运送到远方的城市。

2024年中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报告发布,揭示全国仓储保鲜设施规模  第1张

未来发展的展望

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诸多难题待解。我们还需不断升级设备,增强生产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升产地低温处理比例?是增加投资就能实现吗?还是需要技术创新来突破?这需要农业部门和全社会共同研究。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也请大家点赞并转发,让更多人关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