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不良风气,部分干部选择“躺平”,这一现象不仅拖累了工作效率,也败坏了风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干部躺平的多种表现
各地干部中出现了所谓的“躺平”现象。例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提到的党员干部中的“太平官”,他们安于“躺平”度日。贵州遵义市的“蜗牛奖”便是针对那些办事拖拉、忽视群众利益的干部。这些干部不愿也不愿承担工作,对岗位上的职责敷衍了事。这种状况并非仅限于个别地区,昆明、湛江麻章区等地也普遍存在。他们总结出了多种“躺平”干部的类型,显示出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躺平”干部对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他们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导致许多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单位中,他们混日子,不干活,只是旁观他人忙碌,这种行为极大地降低了团队的工作效率,也让努力工作的人感到心有不甘。
对集体工作氛围的破坏
干部若是“躺平”,就如同老鼠屎败坏了整锅汤。这类干部在团队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一旦团队中出现这样的成员,整个工作氛围便会变得消极。人们看到有人不劳而获且未受惩罚,渐渐地,其他人也可能丧失积极性,原本积极向上的员工也可能变得心灰意冷。例如,某地机关单位原本大家齐心协力,追求成绩,但有几名“躺平式”干部长期不作为,结果不久之后,其他同事的工作热情也受到了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停滞不前。
一旦这种不良风气形成,想要扭转就变得十分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久了,人们对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弱,整个团队也随之丧失了生机与创新能力。工作态度从原本的争分夺秒、积极进取,转变为能拖则拖,能少则少。
各地的应对措施
许多地区已开始关注“躺平”干部现象,并实施了相关措施。比如,湛江市麻章区编制了负面信息搜集清单,以便准确识别并处理这类干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则举办了寻找“躺平者”的活动。对待这些干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从谈话诫勉到岗位变动,甚至包括给予政务记大过的处分。这些做法体现了地方政府治理此类问题的坚定决心。
某些地区在人性化方面做得很好,比如云南推行了帮扶与转型措施,为“躺平”干部提供了改变的可能,使他们得以重返勤奋工作的行列。这表明对待“躺平”现象并非一味严厉,而是期待干部积极改变,携手努力。
教授提出的观点
胡税根教授在浙江大学指出,干部们对于工作成果是否会被关注等担忧,这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干部们自身不愿意努力,背后还有其他因素在作祟。同样,北京大学的杨一研究员也提到,需要改进激励机制,特别是考核体系中的晋升和薪酬部分。这些观点实际上为我们寻找解决干部“躺平”问题的方法指明了方向。
句华教授指出,形式主义问题也是导致基层干部出现“躺平”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基层工作中,这种风气使得干部们忙于处理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务,进而削减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想有效解决“躺平”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入手进行治理。
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干部们之所以选择“躺平”,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一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感,缺乏对工作的使命感,他们只想在岗位上平稳度过每一天,缺乏为群众和集体利益考虑的宽广胸怀。此外,外部环境也是原因之一,例如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如果混日子也能顺利通过考核,获得晋升或高收入,那又有谁会愿意努力工作?晋升通道不透明等问题,也会让干部们失去积极性,从而产生“躺平”的心态。
社会风气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若周围多数人都在谈论如何轻松度日,而非如何努力奋斗,那么部分人可能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而偏离正轨。
积极改变的呼吁与展望
实际上,“躺平”干部现象是可以得到改变的。地方政府需持续改善和升级考核与任用体系,设立恰当的激励和容错机制。对于有抱负、想干事创业的干部,应提供支持和激励。我们不禁要思考,广大民众是否愿意共同监督,促使干部们摆脱“躺平”状态,积极投身于工作之中?我们期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干部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真正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