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充斥着各种所谓的“研究成果”,真伪难分。比如,浙大与解放军总医院的研究被过分渲染,很快便由中国科协等机构予以澄清。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自媒体和媒体缺乏科学素养
自媒体及某些正规媒体在许多场合表现不佳。他们常常未能对科研成果有深入认识。举例来说,在网络上流传的研究内容中,许多帖子与视频仅简单提及研究中的某些基本信息,如参与人数和结论,却对研究的目的和过程只字不提。这表明他们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这种缺乏科学素养的行为还体现在对研究成果的误读和误解上,许多人倾向于断章取义,目的在于制造所谓的“标题党”,以此吸引读者注意,追求流量。
网络环境下,流量几乎成了经济利益的象征。不少自媒体和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忽视了内容科学性,只看重传播效果的轰动性。他们将科学研究从学术领域拉出来,随意扭曲,引入公众舆论场。这不仅误导了公众,也损害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主播博主虚假宣传目的
有些主播和博主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择手段进行宣传。他们有时会无理地将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名称用来为自己的观点背书。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些没有实际依据的所谓研究成果,被冠以高校的名义。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清华大学科研指出:男性若过分关注国际形势、军事等,易陷入贫困。”这项所谓的研究缺乏科学根据,仅是某位主播的个人看法,却被伪装成清华的研究成果。
有些主播和博主为了卖货,大肆散播不实的科普知识。他们利用人们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信任,随意引用资料。只要能推销出商品,他们就不顾事实真相,随意引用一些听起来很有学问的研究成果来为自己的商品做宣传,即使这些研究成果是他们自己杜撰或曲解的。
流行的造假形式
这些人为了利益,手段繁多。他们常从学术期刊中挑选出能帮助自己推销产品的文章。接着,他们要么断章取义,要么移花接木,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宣传。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非常直接,就是让公众看了他们的内容后感到困惑,最终相信他们的虚假宣传。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他们不惜在用词上夸大其词。频繁运用“颠覆性”“令人震惊”“重磅”等字眼,企图引起公众的注意。这种手段实则简单易辨,然而,由于公众的科学水平不一,加之网络信息的泛滥,仍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误导。
平台审查漏洞
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当前,众多以高校或科研机构名义发布的内容常能轻松通过审核。平台审查流程并不严格。这看似是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信任,实则反映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平台不应仅因某篇帖子或视频看似出自权威机构,便降低警觉。正因平台在此环节的疏忽,众多虚假科普内容才得以在网络中广泛传播。这不仅干扰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也损害了他们对正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信任。
研究成果的定义
我们要明白,研究成果并非始终固定不变。许多所谓的研究成果仅反映了某个时期或某个机构的看法。研究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各异。样本选取的科学性也会对结论产生影响。此外,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也可能颠覆旧有研究结论。在众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许多流传的研究成果本身并不具备绝对权威,因此不宜随意用作宣传材料。
大众应提高警觉
大众在接触到大量所谓“研究成果”时,需增强自我警惕。当前网络充斥着不少伪科学内容,大家切勿轻信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观点。即便结论前缀有清华、哈佛等名校名称,也不应轻易相信。公众应努力增强科学知识水平,获取信息时尽量选择正规途径,并仔细核实信息来源是否可信。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常见那些看似很有“权威”的伪科普内容?不妨在评论区多多交流,同时,也欢迎点赞及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看清这些伪科普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