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达里雅布依乡的村民们最后一批搬离家园,村庄由此分为新旧两部分。告别了过往,他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也夹杂着不舍和变革的复杂情感。
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
搬迁之举犹如一幅壮阔的图景。2019年的春秋之际,记者目睹了依明一家离别故村,踏上了迁往新村的旅程。他们这一家的搬迁之路,正是众多村民搬迁生活的缩影。搬迁中充满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当我今年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有些村民想要从旧地迁往新居,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河水暴涨,过河风险极大。
不仅如此,老村坐拥众多无法搬迁的生产资源。比如,那片万亩的大芸田地,还有羊群赖以生存的草场。这些资源让搬迁变得异常艰难。尽管如此,老村人难以割舍这些资源,却又不得不寻求新的生产方式。
旧村的优劣势
旧村地处优势,然而,达里雅布依的和田土羊虽因地处偏远和绿色放养而竞争力强,却是村庄的宝贵资源。不过,旧村生活诸多不便。搬迁前,交通不畅,孩子们放假回家全靠运气;从新村到旧村的路途坎坷,且旧村缺乏网络。这些不便因素大大限制了旧村的发展。
老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价值。那些古老的民居以及连片的胡杨树,它们见证了牧民们古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比如,艾西汗·如孜在原址开设了快餐店,努尔比亚·哈力克在农闲时回村为游客提供服务,这些事例都展示了旧村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
新村新生活的开启
搬迁结束后,新村开始了新的生活篇章。孩子们在新环境中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阿布都热合曼计划明年秋天去县城的学校就读。在这里,孩子们能更方便地获取外界信息。周平桦教的学生们,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气质都有了明显变化,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
在新村,村民们拥有了更多成长的空间。帕提古丽·吾布力毕业后,她不仅担任了合作社的出纳,还开设了小店铺,努力开拓自己的事业。而在老村,这样的机遇是极为稀缺的。
生产模式的转型
搬迁迫使生产方式不得不作出改变。在老村,农业和牧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土地和草原等自然资源。然而,随着众多村民迁往新村落,旧有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持续。以大芸与羊群为例,就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新的生产模式可能将转向旅游业以及一些新兴的农牧业领域。
旅游业是个例子,老村子里的居民们开始试着用旅游资源来盈利。目前还只是季节性的旅游高峰期,但他们希望的是全年都能保持旅游的旺盛态势。这事得有更多的计划和革新。
村民的去与留
村民面临去留的难题。艾西汗·如孜选择留在老村,陪伴丈夫经营生意。努尔比亚·哈力克仅在旅游旺季才回村。新村提供了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然而,老村承载着难以割舍的乡情,还有未被充分发掘的机遇。
众多家长因孩子教育问题选择到县城居住并工作,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往距家100公里外的县城就读,这反映出他们有意离开原来的乡村家庭。
达里雅布依的未来展望
达里雅布依的未来充满希望。在教育领域,随着更多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他们将带着新知识和新思想回馈家乡。比如那些去县城求学的孩子们。至于旅游业,只要有效开发和推广,无论是新村庄还是老村庄,旅游资源都将焕发光彩。
挑战同样存在,比如老村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不大。新村生活便利,但如何维持搬迁后的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难题。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达里雅布依如何能更好地协调新旧村的发展?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