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外出,大家最忧心的是餐具是否清洁。多数人习惯餐前烫洗碗筷,但这方法真的有效吗?这是众多顾客心中的疑问,同时也是关乎我们健康的重大课题。
餐饮具卫生困扰用餐者
外出吃饭时,总能遇到形形色色的餐馆。那些看起来挺干净的餐具,却常常让人心生疑虑。尤其在小餐馆,卫生状况更让人忧心。毕竟,这些餐具直接接触食物,若不干净,后果不堪设想。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街头小店里,餐具上若有水痕,心里就感到不自在。再者,服务员随手递来的碗筷,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这到底洗得干净吗?
顾客对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一直持怀疑态度。以往并无统一的标准来判定餐饮具的卫生水平是否达标。因此,人们不得不自行寻找解决办法,比如餐前烫碗的做法就相当常见。
新标准明确清洗流程
新标准已经实施。它非常详尽,连清洗剂的用量、漂洗的具体步骤和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有助于减少过去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餐饮单位需根据餐具特性和清洗工艺,决定是采用机器还是手工清洗。无论哪种方法,都有一套详尽的清洗、消毒和保洁流程。此外,清洁剂和洗涤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整个清洗消毒过程实现了标准化。
多种消毒方式与要求
清洗后的餐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餐饮服务单位因此拥有了多种操作手段。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确保餐具的清洁。比如,物理消毒可能涉及高温等手段,而化学消毒则需要使用特定的消毒化学品。消毒并非随意进行,必须遵循规范。这就像一个生产流程,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最终的产品——餐具,才能达到合格标准。
评价指标的新增内容
此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对餐饮具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估指标做了扩充。例如,增加了对碱性物质、淀粉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等残留物的检测。相较于以往,新标准更加全面。这样一来,对餐饮具卫生状况的审查更为深入。同时,这也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有了这些具体指标,更能准确判断餐饮具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被忽视的保洁环节
保洁工作常常被人忽略,但实际上它极为关键。从餐具消毒完毕到再次使用前,若保洁不到位,之前的消毒努力可能就前功尽弃。对于保洁的具体方法,标准有详细的说明,比如保洁柜需要多久清洁一次,清洁的具体方法等,都有具体要求。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减少餐具再次被污染的风险。一旦保洁环节出现问题,就好比一个洗净的苹果又落入了污秽之地,之前的清洗努力就变得毫无意义。
烫碗到底有没有用
多数人习惯在吃饭前将碗烫一下。这真的有必要吗?有研究显示,用超过70℃的热水冲洗,可以减少大肠菌群的数量。但并不能彻底消灭它们。因此,如果选择烫碗,最好使用沸水,高温的水效果更佳,并且可以多烫一会儿或多次烫洗。另外,还需注意不要将大家的餐具放在一起烫,以免发生交叉污染。
今后外出就餐,你是否还会仅仅依靠烫碗来确保餐具卫生?希望各位能广泛转发此篇文章,同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