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厨师们的手艺似乎总带有一丝神秘色彩。不过,近期北京的高校举办了一场后勤人员技能竞赛,仿佛一场厨艺界的武林盛会。众多高校的顶尖厨师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这场比赛中充满了许多亮点,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睹为快。
大赛项目丰富
此次竞赛包含了红案、白案、冷拼三大类别。这些项目都颇具特色,红案通常涉及烹饪,诸如炖、炒、煎、炸等技艺。白案则专注于面食制作,比如馒头、包子等。至于冷拼,则是考验创意摆盘的。这三项综合起来,展现了厨师们的全面厨艺。此外,比赛还巧妙地将必选菜品与自选创意菜品结合,这种设计既检验了基础技能,又考察了厨师的创新力。如同必选菜品作为基础,自选菜品则用来增色,使得比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避免了单一化。
这样的比赛项目对于高校食堂来说非常有益。因为学生来自各地,口味各异,多样的比赛项目能让厨师们展示多样的烹饪技巧,更能迎合学生的口味。
创意菜品含义深
比赛中,厨师们展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菜肴,每道都有其独特风味。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后勤饮食中心鸿博园主食班长郝东英做的“枣”面点,寓意吉祥,象征着丰收。这个面点以面粉制成玉兰花形,配以红枣,既传达了美好寓意,又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更难得的是,它的制作过程不添加油脂和糖分,十分健康。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包括高校在内的各领域都开始重视这一点。学生们关注自身健康,厨师们也在日常烹饪中追求健康与营养。比如制作面点时,采用低脂低糖就是健康饮食的体现。这类创意菜肴不仅口感新颖,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
厨师们巧妙地将创意融入食材搭配。他们致力于在传统食材中发掘新颖组合,使菜肴既美味又营养。毕竟,大学生们对菜肴的期待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追求健康与美味。
评委评判很全面
菜品做好后,评审们便需投入工作。此次竞赛的评审并非只是简单评分。他们根据菜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烹饪火候和卫生状况等多方面标准进行细致评分和评论。形状关乎菜品给人的视觉印象,是细腻还是粗犷;颜色直接关系到人的食欲,新鲜适宜的颜色至关重要;味道更是核心,美味与否是评判的关键;火候则影响菜品的口感,多一分或少一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卫生则是基础保障,绝不能马虎。正如中国烹饪协会一级评委王志强所说,一些大学生的烹饪作品相当出色,比如包子褶子整齐,馅料美味可口。这表明评审的评判是全面而细致的。
这些评委并非只是摆样子。他们凭借丰富的餐饮行业经验来进行评价。他们的评分直接影响到厨师们能否获得最后的奖项。因此,评委们必须对每一道菜都保持公正和严格的态度。
大赛接地气很重要
这场比赛给人一种贴近生活的感觉。在初赛和决赛中,选手们烹饪的都是学生们日常爱吃的菜肴,比如烙大饼、蒸包子、炒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这毕竟是一场高校厨艺比赛,最关注的是学生们是否能吃得满意。比赛的首要目标是为学生服务,确保他们吃得饱、喝得好,之后才是展示厨艺。正如学生评委马鑫杰所说,感觉厨师们都很用心,菜肴味道都很棒。这种贴近生活的设计,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比赛的亲和力,而非脱离现实的表演。
这些家常菜虽常见,但烹饪出色实属不易。厨师们需将它们打造成有特色的佳肴。此举有助于提高家常菜的制作水平,对校园餐饮的日常化发展颇具裨益。
学生评委添新意
决赛现场特地邀请了学生担任评委,这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做法。学生评委们能带来独特的见解。比如,马鑫杰同学作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参与此次大赛的评委工作,他对大厨们精美的摆盘印象深刻。学生评委们能更贴近地站在自己消费群体的立场去评价菜品。他们能感受到厨师们是否真心投入,是否符合学生的口味。此外,学生评委的加入也让比赛更贴近高校餐饮服务对象的需求。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它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厨师的工作,体会到厨师的匠心独运。而且,学生还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校园餐饮的建设之中,这无疑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交流。
大赛意义深远
此次赛事成果显著。在激烈的竞争中,40所高校的80名杰出烹饪人才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将评选出金勺奖、银勺奖、铜勺奖以及高校团体奖和网络“十佳人气菜品”。这不仅是对厨师技艺的认可,也体现了高校餐饮水平的提升。比赛促进了厨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作为高校首届后勤员工技能大赛,它为校园餐饮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餐饮服务质量。这对传承中华美食文化、推动餐饮行业创新也具有长远影响。
你觉得这样的赛事每隔多久举行一次比较适宜?期待各位读者能积极点赞、转发此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